•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代表风采
  • 义乌市人大代表施泽涌:扎根社区二十载,履职为民显担当

    日期:2025-09-04 15:19:57 来源:​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浏览量:​
    分享:
         

    手机24小时不关机,民情记录本写满群众诉求,义乌市人大代表、北苑街道建设社区工作者施泽涌,以二十年坚守诠释“人民代表为人民”。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是他工作的真实写照。

    一、知民情解民忧,做群众“贴心人”

    建设社区常住人口约11000人、外来人口约5000人,说起社区的“一本账”,施泽涌如数家珍。他随身携带民情记录本,记录着特殊群体情况与居民“微心愿”。得知楼店老人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远就餐不便,他协调村合作社、街道开展相关工作,一个月后,楼店居家养老服务点便开始运行,用保温餐盒、餐车让60余位老人吃上“热乎饭”,获居民好评。

    他深知要当好人大代表,就必须更深入、更细致了解民情诉求。只要有空,他就到各小区里走走,与居民话家常,听取和了解大家的想法和建议,确保第一时间了解民情,第一时间传达民意,第一时间解决民忧。

    二、创新机制,畅通民意渠道

    作为市人大代表,施泽涌积极参与义乌市人大北苑街道工委的创新工作举措,赋能基层治理。他所在的建设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点成为义乌市人大北苑街道工委“主题+问题”接待群众活动的试点之一,通过人大荐主题、群众提问题、线上投票定议题,每季度组织代表开展活动。

    自2024年5月,建设社区联络点运行以来,已开展主题活动4次,收集问题及建议60条,现场交办解决40件,取得了显著成效。这种创新机制使民意沟通更加畅通,问题解决更加高效。

    三、攻坚克难,彰显代表担当

    在今年4月的建设三村区块有机更新工作中,施泽涌主动请缨加入征收组,展现了人大代表的担当本色。征收工作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各类严峻考验,产权认定模糊、历史遗留问题交织,每一户的情况都如同“一本难念的经”,其中有一户被征收人由于对征收政策缺乏了解,拒绝工作人员登门、拒绝沟通,甚至直言“绝不签字”。

    面对这一难题,施泽涌没有放弃,他跟随工作组跨省上门沟通,以真诚打消顾虑,促成签约,也正是这份把居民当家人的真诚,让他成为征收工作中的“定心石”,更让这份积累多年的信任,成为打开群众心门的“金钥匙”。目前项目已完成100%签约,正推进腾空,预计9月底完成出让。

    四、治理环境,共建美好家园

    作为城东、城西、城中3条河流的“河段长”,施泽涌摸清河道起止、排污口、违建等情况,制定方案改善城西河水质;作为垃圾分类宣传大使,他联动辖区单位开展“校社联动”,以学生督促家长,加快垃圾分类推广。

    “有困难,找施代表!”已成为建设社区居民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居民们知道,只要有任何问题,找到施泽涌,他都会第一时间、全力以赴解决。从改善交通堵点到解决老人就餐问题,从河道治理到垃圾分类,再到有机更新工作,施泽涌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初心使命,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义乌市人大北苑街道工委 吴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