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兰溪市S319公路改建工程的推进过程中,金华市级人大代表、灵洞乡费龙口村村书记邹德文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面对征迁难题,他迎难而上,用耐心和诚恳化解农户情绪;在项目推进的关键时刻,他“上下兼顾”,确保要素保障到位;为了群众的“安居梦”,他日夜奋战在安置地块建设一线。他以“连轴转”模式,生动诠释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破冰:从“吃闭门羹”到“敞开心扉”
“邹书记,您又来了啊,上次不是已经说过了嘛……”农户老李隔着门缝,语气里带着几分不耐烦。“老李,我知道你心里有想法,我这次来,就是想再和你好好聊聊。”邹德文站在门口,语气坚定而温和。作为金华市级人大代表、灵洞乡费龙口村村书记,他深知S319义乌至江山公路兰溪灵马公路桥头至婺城交界段改建工程的重要性。这条公路是兰溪市环城南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兰溪“十”字型综合交通通道布局、提升城区东部区域过境交通和集疏散能力、促进金兰同城化发展意义重大。然而,15户集体土地涉征农户的不理解,让征迁工作陷入僵局。
“白加黑”“连轴转”成了邹德文的工作常态。他挨家挨户敲门、恳谈,哪怕遭遇冷眼和闭门羹,也毫不退缩。他深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于是细致分析每户情况,精准找到思想症结和突破口。从最初的僵局到最终的“坐下来好好谈”,邹德文用诚恳和耐心融化了坚冰。最终,集体土地涉征工作成功实现“清零”,为项目主体施工扫清了障碍。
织网:从“要素保障”到“和谐局面”
“邹书记,这安置房的资金落实了吗?我们可都盼着早点住上新房子呢。”村民老王急切地问道。“放心吧,老王,我已经和市级项目建设指挥部对接好了,资金和土地的问题都在有序推进中,不会耽误大家的安置。”邹德文拍了拍老王的肩膀,语气里满是信心。
面对群众的关切,邹德文一刻也不敢懈怠。完成集体土地征迁只是第一步,项目推进环环相扣,要素保障至关重要。于是,他开启了“双线作战”模式:一边“向上”对接,频繁往返于农户和指挥部之间,紧盯关键环节;一边“向下”沟通,主动上门倾听涉征农户的心声,耐心解释政策,协调解决实际困难。他用真情实意安抚农户的情绪,确保项目推进过程中不再出现新的矛盾。
“邹书记,政策我听明白了,您说得对,为了大家的长远利益,我们支持项目。”一位国有土地涉征户握着邹德文的手,语气里满是信任。
筑梦:从“安置地块”到“安居新居”
“邹书记,这安置地块建设可得抓紧啊!”“放心,我们一定全力以赴!”在安置地块施工现场,邹德文的身影总是忙碌不停。征迁工作的顺利推进,意味着安置工作刻不容缓。为了确保被征群众能够早日“住有所居”,邹德文迅速将工作重心转向安置地块建设。他深入现场,统筹协调新安置地块的填土工程。面对时间紧、任务重,他与村干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全力“抢工期、赶进度”。最终,在邹德文的强力推动和不懈努力下,安置地块填土任务顺利完成,为后续安置房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托起了涉迁群众热切的“安居梦”,更为S319项目的整体顺利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续保障。
(兰溪市人大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