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育珍是金华市第八届人大代表,从事教育办学工作已经有30多年,2019年创办了蓝莲舫文化传播研学基地。履行代表职责3年来,韦育珍始终牢记人大代表肩负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用实际行动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答好“群众代言人,双岗建新功”的精彩答卷。
汇聚民意,当好群众代言人。当选人大代表以后,韦育珍利用各种途径收集民情民意,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群众呼声诉求。为了方便听取民意,在磐安县人大和盘峰乡人大的支持下,蓝莲舫设立了“儒宗文化”人大代表联络站。3年来,她经常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与党员干部和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了解到榉溪村一些木结构老房子白蚁啃食木料、夏天村民饮用水紧张、村庄路灯设置不合理影响村民夜间行走等问题,第一时间积极对接县有关部门和盘峰乡政府,全程跟踪工作进展,及时解决了群众的烦心事。
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榉溪古村的历史文化资源,不断擦亮“婺州南孔”这张金名片,是榉溪村全体村民念念不忘的梦想和期盼。带着榉溪村民的心声,2022年到2024年出席市人代会期间,韦育珍先后提出了《关于加强婺州南孔儒学文化建设、闪亮“信义金华,德耀八婺”文化金名片》《关于加强婺州南孔儒学文化建设 提升区域文化辨识度》等建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及时回应,在推动将婺州南孔文化研究纳入金华市第一份文化研究工程实施方案及其选题规划等工作中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深耕产业,当好文旅创业人。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根本和前提。韦育珍立足蓝莲舫文化传播研学基地,把助推榉溪村文旅产业发展作为履职重点,做特做活文化研学游。积极利用所在的东阳市华彩东方教育集团的教育资源和幼儿教育方面的人脉资源,在规划儒学古村研学体验项目时,精心布局设置了“九个一”儒家生活文化体验场馆,开设了农耕文化、非遗文化、修正文化、仪式文化四大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推出“儒脉寻踪,问根溯源”研学路线,每年以“请进来 走出去”的方式举办儒学讲堂及主题研学,积极参与“婺州南孔文化周”各类礼仪传承活化展示活动。
三年来,基地接待省内外游客及研学团体5万多人次,既给榉溪村带来了可观的人气,也促进了城乡文化文明的交流互鉴。蓝莲舫文化传播研学基地,先后被授予磐安县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金华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浙江省首批非遗文化遗产体验基地等称号。
创新模式,当好共富践行者。与其他古村落一样,如何将古建筑、古民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变成资产、变成资金,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是摆在榉溪村面前一大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韦育珍积极探索实践、努力答好问卷。一方面,利用研学基地租用盘活村里的闲置老屋,带动村民就业。3年来,蓝莲舫文化传播研学基地先后带领村民修缮了百余间闲置的老屋及多个老旧四合院,村民每年每间老房子可以拿到2000元房租,同时吸纳了10多位榉溪村民到研学基地工作,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另一方面,推出“儒宗研学游”吸聚人气,带动了土特产销售,也带动了新业态的发展。2019年,蓝莲舫文化传播研学基地创办以来,吸引了一批钟情于古村历史人文的文艺达人来到榉溪,爱上榉溪,创业榉溪。近年来,榉溪村先后创办了儒沐文创、品其陶艺等新业态,每年吸引游客10万人次,带动乡村土索面、笋干、腊肉、红薯等土特产品销售,年销售额达3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