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干担当责任 集群智共建金华
林丹军代表说,暨军民市长代表市政府所作的报告,与市第七次党代会报告一脉相承、环环相扣。报告文风朴实、立意深远,通篇体现了“扑下身子抓落实”的实干基调,对未来五年的谋划,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体现了政府敢担当、善作为和自我加压的精神面貌。对东阳而言,要在浙中崛起、现代化都市区建设的战略实施过程中,找准定位,力争有更大作为。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勇立潮头,走在最前列。坚持将“影视旅游全域化、城区横店一体化”作为转型升级组合拳的有机载体,在都市区建设整体布局中贡献东阳力量。在“三条廊道”建设具体实践中,进一步发挥东阳先发优势,加快推进“影视旅游名城、经济文化强市、生态宜居东阳”建设。发挥好原有文化产业先行区、集聚区的优势,拉伸“长板”,拉动全市文化产业提升。在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上争当标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周剑敏代表说,报告紧扣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和市委决策,感触很深,备受启发,深感责任重大。建议:一是在“共”字上做好文章。要在思想认识上真正“共”起来,站在都市区共建的立场和战略上去思考,切实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上来;要在规划引领上有“共”识,建立健全规划“一盘棋”机制,做到与总体规划有机衔接;要在“三条廊道”建设上真正“共”起来,注重整体效益。二是在“强”字上下足功夫。要持续强化理论武装、持续强化能力培养、持续强化严管厚爱,建立健全容错机制,进一步强化队伍建设,夯实干部基础,打造金华铁军的东阳力量。
黄敏代表说,报告主题突出、内涵丰富、文风朴实、体现民意,是对党代会报告的进一步深化,是一个以党代会精神为遵循、如何抓好落实的好报告。报告既是“动员令”,又是“施工图”,凝心聚力、催人奋进,为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布好了局、起好了步。作为都市区发展的一份子,东阳将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更高标准来做好规划建设管理各项工作,切实补齐农村发展短板,推进城乡一体化。重点落实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把“拆治归”作为基本功,全力打好这套组合拳;二是把“三条廊道”建设作为谋划项目的平台,积极参与、主动对接,推进各版块一批重点项目落地;三是打好“税收、投资、统计”经济工作三场战役,力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排在金华前列。
致力“三条廊道”建设 董瑞苹代表说,综合交通廊道建设战略的提出,将很快实现“县县通高铁”目标,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强对东阳“高铁新城”建设的支持,加大旅游和影视文化等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实现特色做优,推进错位发展,发挥高铁“集聚效应”,避免“虹吸效应”“过道效应”。同时,加大土地、资金等要素支持力度,强化要素保障。支持鼓励地方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挖掘民间资金潜力,调动民营资本参与新城建设积极性。斯克良代表说,建议设立“金华市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每年在全市范围内择优选拔120名左右优秀初中毕业生进行统一培养,并从市人才专项资金中设立专项经费。黄文明代表说,浙中生态廊道建设作为“共建金华”先手棋,要统筹规划,把生态廊道建设落实到项目上,全力打造都市区发展新平台、经济发展新格局,合力争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努力开创都市区统筹发展新空间。
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郭利群代表说,要建立健全实体经济领导机构,进一步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在“招大引强”上下功夫,以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发展,以平台打造促进产业提升,全面提高实体产业的质量水平。要加大服务协调力度,继续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优化项目投资环境。黄文明代表说,要为实体经济振兴提供良好的政务环境,进一步激发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引导企业积极适应新常态,以“四无”整治、治污拆违、行业亩产税收等倒逼发展、促进转型。韦晓声代表说,东阳影视文化、建筑业、木雕红木等产业发展民间活力充足,但发展过程遇到的问题也很多,建议金华市政府加大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延伸完善影视文化产业链,加快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和“走出去”步伐,做大做强木雕红木产业,打响“买红木到东阳”品牌。吴群刚代表说,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落实好惠企政策,加强对企业经营情况及奖补条件的排摸和审查工作,并积极为企业提供申请便利,尽可能让更多企业享受惠企政策的扶持和奖励,更好发挥惠企政策作用,助推我市经济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