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代表风采
  • 分饰三角色,唱好“民生”戏------金华市人大代表、浦江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朱柏烽

    日期:2015-02-10 00:00:00 来源:​市人大常委会 浏览量:​
    分享:
         

     

    分饰三角色,唱好“民生”戏

     

    金华市人大代表、浦江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朱柏烽

     

    当人大代表这些年来,我陆陆续续做了一些事,也得到了不少的赞许和肯定。回想起这几年的成长经历,无论身在何地,身居何位,面对何人,我都不忘时刻告诫自己要牢牢记住“以民为本,服务于民”这八个字。接下来,我就“民生”这一话题,和大家分享一直鞭策和激励我的三句话:

    第一句话:我是“公民”,我要做人民的“贴心人”

    曾几何时,代表的形象在百姓心中贬褒不一。但我始终以为,代表要有代表的气质和元素:多一点谦虚,少一些傲气;多一点自励,少一些自负;多一点“样子”,少一些“架子”;多一点勤快,少一些吹嘘;多一点民本,少一些主观……要时刻保持一份善和的心境,大爱的胸襟。我想:代表就是一名普通的公民。为此,我经常深入群众,听取基层百姓的心声和诉求:借2014年“千名教师进万家”大走访活动,带着校长和代表的双重身份走访了45户不同层级的家庭,广泛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理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37条。我事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全县“清三河”活动中,也不知多少次带领学校党员、老师、学生以及家长,深入社区角落和文明共建村,大力开展环保洁美宣传,手拉手美家园等系列活动。几年来,我时时刻刻都在践行“人民要做到的,我首先得做到;人民做到了的,自己就要做得更好”这样的原则,走近人民,深得民心,努力做一名人民的“贴心人”。

    第二句话:我是“教师”,我要做教育的“点灯人”

    作为一名“教师”,二十多年如一日,我一直坚持带班,执着课堂。近几年来,忙碌的管理工作并没有动摇我对教学业务的追求,由我领衔的名师工作室成长了一大批年轻教师,我也经常性地到省内外各地学习、上课、交流。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引领全县乃至全市教育走向更美好未来……这一切,我都责无旁贷。

    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我充分发挥实验小学的龙头作用,真正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浦江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和联盟下辖城郊、农村、山区的八所学校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态,师资流动、资源共享、一校两区、课堂转型、品牌创建……这一切,让浦江的基础教育充满了活力和生机。

    打铁就需自身硬,我充分利用自己在浦江教育上的优势,合理提出建议意见,着力解决教育问题,如:义务教育学校合理布局、完善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绩效工资、教育均衡化发展、关注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进一步加强幼儿保育保教工作等。再如,浦江县本级代表中教育系统的有13人,为了更好地发挥人大功能、代表作用,我借鉴浙江省代表履职服务平台模式,成立了浦江县教育系统人大代表微信群,向各自选区的选民公开联系方式和微信号,有几位代表开通了微博,广泛接纳群众意见,使代表活动在阳光下进行。我们还经常深入各选区,跟教师选民代表座谈,走访退休教师,了解教育发展动态,及时为教育主管部门反映实情和建议,以供决策。

    第三句话:我是“代表”,我要做百姓的“代言人”

    当然,我更是一名人大代表,我不仅要做广大教育人的“代言人”,更要做广大百姓的“代言人”。为了做好这个“代言人”,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抓住“牛鼻子”。古语道:“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作为基层和政府的桥梁,我紧紧抓住学习这个牛鼻子,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如省人大履职服务平台的短信阅读宪法、浦江司法局的普法手机报、代表法、监督法我都认真阅读),掌握“法律”这一利器,让“依法、执法”渗透于履职全过程。记得几年前,有所学校两名小女生在校中餐后私自离校外出,途中发生了意外伤害事故,家长一纸诉状,学校成了被告,校长咨询、求助于我,在跑法院、访律师、学法规、解问题的过程中,让我真切感受到了学法、知法的重要性;认真钻研心理学,及时了解、分析百姓的所思所想所需,在做群众工作时就能游刃有余(在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攻坚工作中,根据人的心理做人的思想工作尤为重要);系统学习教育、管理学,树立系统内的口碑,更有助于增强履职威信。学习让自己思考有深度,思想有远度,胸怀更大度,不断提升自我履职水平。

    其次,摒弃“花架子”。我认为,作为一名基层代表,无需豪言壮语,需要的是一份责任和一腔热血,需要的是把群众真实的声音带给组织,使政府的工作真真切切落到实处。几年中,我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提出了许多建议,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关于“杜绝壶源江源头污染的建议”关乎浦江百姓的饮用水安全,被列入2014年一号提案之一,得到政府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并予以解决。在普遍走访中提出的关于“帮助实体经济企业解困的若干建议”道出了浦江很多企业主的心声,得到了大家的共鸣。关于“解决城区主要中小学扩容提质的建议”得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如顺利完成了抗战九年的实验小学南扩和建设工程。

    最后,亮出“金点子”。我认为,一名优秀的人大代表,不仅是提提建议意见,更要善于出“金点子”。什么是“金点子”呢?简单的说,就是——别人没想到的,我们要想到;别人想到了的,我们要想得更深、更到位。比如,当大家都在关注“三改一拆”的时候,我却在想“三改一拆”之后的建筑垃圾该如何妥当处理;当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在大力推进名优教师流动,促进教育均衡的时候,我在想城区名校该如何再造血和补血的问题;当各村组织在全力开展居家养老工作的时候,我在想如何让老人们吃得安心、放心,住得更舒心问题。我认为,这种“开拓创新、求同存异”的思维方式,是一名优秀的人大代表必须具备的品质。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在人生的漫漫长河中,有这么一段难得的经历,能成为人民诉求的代言人,成为百姓和政府相连相通的蓝丝带,深感责任重大,意义非凡,不敢懈怠!”这是我写在代表履职手册扉页上的一段话。躬耕杏坛尽朝晖,建言献策为人民,我定当心系教育,倾情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