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1.93万人参加公务员省考:报考比例约为20∶1,比去年略有下降(陆旭升 钱关键)

日期:2014-03-12 00:00:00 来源:​金华日报 浙中新报2014.3.12 作者:​陆旭升 钱关键 浏览量:​
分享:
     

我市1.93万人参加公务员省考

报考比例约为20∶1,比去年略有下降

 

    金华日报消息(记者 陆旭升)2014年浙江省各级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将于3月16日举行。市区8所院校共设13个考点、492个考场,考点分布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金华市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浙江商贸学校(原浙江贸易学校)、金华十五中、金华四中、金华三中、金华教育学院、金华八中,将有14731名考生在市区考点参加考试。义乌单独设立考点,有4569人参加考试。今年我市报考人数与招考计划数相比(即报考比例)约为20∶1(去年约为26∶1),比去年略有下降。

    考试时间和科目安排,上午:9:00~11:30《申论》,下午:1:30~3:3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4:10~5:00《心理测评》(限报考公安系统人民警察的人员)。

    据市人事考试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2014年金华市各级机关计划考试录用公务员968人,比2013年(1086名)减少118名。2014年全市报考总人数1.93万人,比2013年(27649人)减少了8349人,今年市区参加笔试有14731人,比2013年(20571人)减少5840人。

    市人事考试办公室提示,考生凭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二代)参加考试;由于参加笔试人数多,考点又比较分散,为防止找不到考点和发生交通拥挤、住宿困难等现象,建议考生在登录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录用系统下载打印准考证后,务必提前到相应考点进行实地查看,熟悉考场;因各考点停车困难,请考生尽量乘出租车、公交车抵达考点。

    另外,3月11日起考生到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录用系统下载准考证,打印后认真核对准考证信息,如果有疑问,请与市人事考试办公室联系(057982467532);考生凭准考证和有效期内的二代身份证入场,缺一不可,驾驶证、社保卡、市民卡、学生证等不能代替身份证,第一代身份证也不能使用。

 

今年义乌公务员招考报考人数4569人 比去年少2508人

公务员报考热真降温了?

 

作者: 钱关键

来源: 浙中新报

坊间传言去年义乌数十名公务员辞职,

实际为6人,与往年差不多

从2013年1月中央出台《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到“六项禁令”,从反“四风”再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持续一年的政府部门新“整风运动”,几乎涵盖了从“舌尖”到“车轮”、从土特产到提货券的方方面面,对公务员管理越来越严格。

有媒体还因此将2013年称为公务员的“禁令年”。一个个禁令,如同紧箍咒,让部分公务员感到压力剧增,甚至发出“为官不易”、“官不好当了”的感叹。

两段对话的不同意涵

以下对话,和公务员有关。

“某某家的小孩,今年考上了公务员。”“知道。”“你交男朋友了吗?找个公务员最稳当了。”

这是春节期间,义乌人小金和母亲的一段话。

在私企上班的小金说,现在的年轻一族,没找到好工作,害怕被亲戚朋友问工作的事;找到了工作,又害怕被父母催婚,而公务员成为家人择偶观中“标杆”选项。

公务员是“铁饭碗”甚至“金饭碗”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在一些长辈的心中更是根深蒂固。

“同村的人或者身边熟人考上公务员,一般都会成为话题,要么是爸妈来跟我讲,要么是同学闲聊时谈到。”小金说。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是用来形容高考的,也往往用来形容这几年的公务员报考热。不过,今年公务员报考热似乎有点降温。

2个月前的一个周五,记者跟朋友吃饭时,曾听到如下的对话。对话以义乌某单位的科长A匆匆赶到聚会现场开始,时间是傍晚6点半,比原先计划的“开席”时间晚了半个小时。

“没办法,今天工作实在太忙了,下午有领导来检查,明天还要接待检查,走都走不开。”A说。

40多岁的老张与A是十几年的老交情,他接话说,“现在公务员确实很辛苦,白加黑,‘5+2’,尤其是中央一系列禁令的出台,把公务员管得更严了。现在义乌,有不少公务员辞职呢,因为工作太辛苦了。”

虽然是周五下班之后,但A坚持不喝酒:“现在不能在外边喝酒,我们局里有规定,工作日严禁喝酒。非工作日,比如周末,也禁止在外边喝酒,在家里也是尽量少喝或不喝。”虽然众人不断劝说,A还是一口未喝。

其间,他离席接了几次电话,对同事安排了几项工作。这让在场的人感叹,公务员真够忙的。

真有不少公务员辞职吗

关于公务员工作压力大、辞职多的话题,记者在采访中,已不止一次听到。真有像“传说”中那样,义乌有不少公务员辞职吗?答案是否定的。

义乌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龚小庆告诉记者,去年,义乌辞职的公务员只有6人,年龄分布为30多岁到近50岁,人数与往年差不多,并不特别,也不像外界传说的那样有十几名或者几十名公务员辞职。

“据我所知,大部分辞职的公务员,是因为个人发展或家庭的原因而离开了公务员队伍。比如,有的义乌人,父辈是经商办厂的,父母年纪大了,需要接班人,所以他们辞职去接父母的班。”龚小庆说。

一组数据:

今年报考人数确有下降

公务员的报考人数,今年确有下降。

义乌市人力社保局数据显示,今年义乌公务员招考,报考人数为4569人,比去年的7077人下降了2508人。义乌各级机关今年计划考试录用公务员岗位为126个,正式缴费确认报名和招录的人数比率,约为36∶1,而去年约为43∶1。

无论从报考的绝对人数,还是报考比率来看,公务员报考热确实较往年有所降温。从报考情况来看,部分职位依然存在“冷热不均”现象。竞争最为激烈的是乡镇机关等岗位,计划招录3名,有八九百人报名。部分专业性强、资格审查严格的岗位,报考者寥寥。

“不仅义乌,据我所知,今年全省公务员的总报考人数也有所下降。”龚小庆说,“义乌今年对报考要求相对更严一点,为配合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很多岗位尤其是涉外岗位,都要求必须具备一定水平的外语读写能力,以及国际贸易相关专业的知识储备。”

公务员报考热是否“降温”或为何“降温”?龚小庆表示很难进行评判,不过他认为,公务员作为一份职业,有其独特的职业要求,也需要较高的道德素养,公务员报考逐渐回归理性,倒不失为一件好事。

考生说法:

端不端“铁饭碗”都正常

前段时间,义乌5部门试点聘任制公务员,面向全国招聘6名年薪30万元的公务员,这一举措被部分媒体解读为浙江省公务员聘任制首次“破冰”,也为全国打开公务员队伍引才“新通道”作出了新典范,因为公务员不再是“铁饭碗”。

公务员聘任制,或许让我们找到了一个“审视”当下公务员报考“降温”的新视角。记者找了两名报考公务员的考生,听了他们的想法。

家住义乌江东街道樊村的樊立成,刚从上海师范大学毕业。“我报考的是义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岗位,这几天正在紧张备考。”生于1991年的小樊,家境较好,父母也希望他考上公务员。“我觉得报考公务员,能实现我的一些理想和抱负,哪怕工作辛苦,我也愿意。”小樊说。

他说,身边同龄人这两年也有在考公务员的。“去年有考上的,今年有的打算继续考,有的打算放弃。”小樊说,放弃的原因,是因为公务员的薪资待遇在当下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有所下降。

工作了几个月的小徐,对自己的公务员岗位还是挺满意的。“最近学习的东西特别多。不过,我觉得很多大学生、留学生毕业后回义乌,是父母的希望。而实际上,义乌的择业范围较窄,所以报考公务员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我觉得,一个人最开心的是职业与梦想合二为一。”

网友观点:

公务员“有压力”是好现象

有关公务员报考“降温”,记者在义乌稠州论坛设置了一个话题,不少网友跟帖留言。

网友“桥东客”说,在一些人眼中,公务员意味着高社会地位、高福利、优良的工作环境。不过,随着改革的深入,这些在淡化,报考人员也逐渐趋于理性。他认为,公务员现在感到工作越来越“有压力”,这是一个好现象,因为这意味着政务的透明度增加了。

网友“蓝天白云”说,公务员只是众多职业中的一种,与其他职业一样,也要靠努力工作、取得业绩来换取幸福。中央“八项规定”和反“四风”等一系列措施的落实,“当公务员也没那么轻松”的思想观念似乎已深入人心。我想,以后大家削尖脑袋过“独木桥”的情况会有所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