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县人大聚焦县属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的矛盾问题,健全“四督联动”工作机制,用心念好“准”“统”“专”“实”四字诀,对县交通水利集团开展“解剖麻雀式”联合监督,有效助推县属国有企业纾困解难、良性稳健发展。
一、“准”字为先强谋划,清晰联合监督路径。坚持问题导向,选准参与部门。聚焦国企运行质效、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建设、重点项目推进、企业风险防范、领导班子及人才队伍建设等六个重点领域存在问题,由县人大牵头,联合县纪委监委、组织部、财政(国资)、审计等部门,组成联合监督工作组,集中开展蹲点调研,群策群力查找问题,对症解疑破题。坚持目标导向,把准工作基调。着眼于帮助县属国企找准工作短板、制度短板,推动理顺体制机制、补上短板弱项,加强顶层设计,明确联合监督的目标任务、工作原则、监督方式和方法步骤,确保联合监督目标明、方向清、路子对、步调齐。坚持效果导向,瞄准主攻方向。为找准发展所需、企业所急、群众所盼的结合点,联合监督工作组对近年来与县交通水利集团有关的巡察报告、审计报告、代表建议、群众信访问题等进行系统梳理、分类归集,形成调研问题库,为增强联合监督针对性、实效性下好“先手棋”。
二、“统”字为基抓推进,紧扣联合监督主线。建立监督方案、工作调研、问题会商、监督报告“四协同”机制,合力构建同向发力、同步协调、同频共振的联合监督格局。统筹监督方案。围绕“联合监督要实现怎样的目标”“重点查找哪些问题”“如何开展联合调研”“调研成果怎样体现及运用”等方面,各方凝心聚智,统一制定联合监督实施方案。各参与部门分头制定人大财经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审计监督、国资监督、干部监督五个细化调研方案。统筹力量安排。建立联合监督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联合监督全过程各方面工作。整合5家参与部门监督资源,组建4个工作小组,集中时间对县交通水利集团公司治理、经营发展、财务管理、项目运营等情况开展全方位摸排调研,征集意见建议137条,梳理重点问题24个,保障了监督的广度、深度。统筹工作节奏。建立“每周一碰头、半月一研判、每月一复盘”会商机制,联动推进谈心谈话、意见征集、实地调研、问题梳理、意见会商、报告整合等各环节工作,确保联合监督始终紧扣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主线主轴有序有效开展。
三、“专”字为要开良方,发挥联合监督优势。充分发挥专业代表、专家团队的专业优势,运用专题调研的靶向特性,提升联合监督聚焦度、精准度、实效度。专业代表助力赋能。有针对性邀请对口领域人大代表,参与意见征集、问题查摆、调研视察、督办测评等环节,利用专业所长和行业资源,帮助找准问题成因,提出合民意、接地气、行得通的意见建议。专题调研深挖病根。针对群众意见集中的项目工程管理、砂石资源处置、农村饮用水运维、人才队伍建设四方面问题,由县人大预算工委、纪检监察、审计、组织四家部门组建专项小组,分头开展“点穴式”调研,做到深挖一个问题、查透一个领域、推动完善一批制度机制。专家团队问诊把脉。在问题梳理、分析研判、意见会商等工作环节中,由企业运营、项目管理、财务审计等领域专业人员组成专家智囊团,从第三方视角问诊把脉,对症下药提出意见建议20多条,为联合监督聚智赋能。
四、“实”字当头促整改,释放联合监督效应。紧盯问题整改这一核心环节,从人大意见交办、部门靶向整改、联合跟踪督办三个维度,建立三张清单,推动联合监督形成责任闭环,释放集成效应。压实交办意见清单。坚持深入沟通交流、逐条厘清职责、多方意见论证、层层审核把关,形成交办县交通水利集团自行整改意见20条,协调其他部门配合共同整改意见17条。交办意见逐项列出任务书、明确时间表、指定责任人,整改要求做到细化、实化、条理化。抓实整改举措清单。按照“一部门一策、一项目一策”的要求,由县交通水利集团和11家部门对标交办意见,逐项制订整改方案,项目化形成整改举措清单,做到目标清晰、责任明晰、节点分明、举措具体。整改工作按照“三个月、年底前、一周年回头看”三个时间节点,有序有力推进整改,见行见事见效果。做实跟踪督办清单。聚焦“进度”“实效”两个重点,明确“靶向督办+对标核验+整改销号+满意度测评”闭环监督路径,将整改督办任务分解至4个监督小组,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立行立改、实改快改,确保让“问题清单”变成“工作成效清单”和“群众满意清单”。
(磐安县人大办孔云生、郑金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