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县作为浙江首个“中国温泉之城”,温泉产业是县域富民的核心支柱。为贯彻落实浙江省人大关于强化监督效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武义县人大常委会创新构建“信息互通、协同配合、跟踪督办、成果转化”的“四督联动”融合监督模式,通过整合人大、纪检监察、审计、行业部门及社会监督力量,形成全链条闭环监督体系,推动温泉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上半年,全县温泉民宿接待过夜游客突破332.5万人次,同比增长16%,富民产业活力迸发。
一是“人大+社会”监督,选准监督议题。将“民有所呼、我有所为”作为监督工作的出发点,连续9年开展“人大代表走进8890民情热线”工作,每月10日固定为“代表接听日”,通过一线倾听群众诉求锁定监督靶心。针对民宿业主集中反映的“温泉入户难、运输成本高”问题,县人大立即启动专项监督程序,建立“代表督办+进度公示+整改销号”工作台账,明确由3名县人大代表全程跟踪督办,并在报纸上开设专栏,每月公开管网铺设进度、部门协调情况等信息,形成“群众点单、代表督单、部门办单”的监督链条,推动问题从“纸上反映”向“落地解决”转变。
二是“人大+检察”监督,公益诉讼响应。依托“8890民情热线”平台,贯通“人大+检察”监督渠道,县检察院调取群众诉求线索,构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对涉及公共利益受损突出的诉求,启动案件化办理程序,进行专业化调查核实,精准转化为检察建议,构建“群众点题—代表督办—检察响应”的快速通道。比如,通过模型抓取温泉入户难、成本高等共性问题,公益诉讼检察官与人大代表联合深入民宿实地调研。检察机关随后向文旅、建设、度假区及属地乡镇发出诉前检察建议,有力推动“温泉进民宿”项目加速立项和建设进程。
三是“人大+行业部门”监督,汇聚监督合力。连续2年将“温泉产业高质量发展”纳入年度重点监督议题,打好“视察调研—听取审议专项报告—专题询问—整改落实”全流程监督组合拳。邀请文旅、水利、住建等部门参与视察调研,会上听取温泉管网规划、施工进展、资金拨付等情况,先后召开12场次督办会协调解决土地政策处理、管线铺设等难题。工程建设期间,每年听取审议温泉产业发展情况专项工作报告,启用“审议意见+检察建议”双督办模式,针对管网压力不足、进度慢等问题发出3份催办单。此外,围绕推进农民增收开展专题询问,构建“调研—询问—落实—回头看—再落实”的全链条闭环跟踪监督机制。会前累计召开座谈会18场,收集问题43个,征求意见建议32条;会中对12个典型问题询问,10家行业主管部门单位“一把手”到会应询,并现场交办10个具体问题;会后开展专题询问“回头看”,督促问题“挂号”整改、“销号”落实,进一步增强监督刚性,
四是县乡人大联动监督,优化履职服务。发挥人大系统整体优势,建立“县人大统筹+乡镇人大落实”的联动监督机制。强化县乡人大联动,指导属地政府创新服务模式,指导大田乡人大主席团开展“大会问政”,出台《发展温泉康养民宿的决议》,引导民宿深挖文化特色、提升附加值,助力缩小收入差距。大田乡政府根据县人大《温泉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及相关审议意见,及时修订完善《促进温泉民宿业发展奖补办法》,对接入温泉管网的民宿业主和村民给予奖补激励。同步完善乡域内莓果采摘基地、碗铺童话村、大漆非遗展示馆等配套设施,着力打造集美食、住宿、文化、休闲于一体的温泉旅居度假综合体,提升整体竞争力。
五是“人大+纪检”监督,双线督办兜底。对重大民生工程实施“人大+纪检监察”双线督办。在大田乡温泉管道工程中,组建联合督查组,采取“进度清单公示+现场跟踪问效”方式有力推进,确保总投资450万元、全长13公里的管网在春节前如期贯通。目前,温泉输送成本从每吨100元降至10元;民宿单间房溢价高达300元;入住率从40%升至90%。今年春节期间,大田乡民宿集群营收突破200万元,监督护航发展的“富民”效应有效彰显。
(武义县人大办 陈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