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县人大:人大代表“花”样履职 绘就乡村共富新画卷

日期:2025-06-09 15:10:18 来源:​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浏览量:​
分享:
     

芍药素有“五月花神”之称,备受人们青睐。眼下,浦江县杭坪镇“舞花者共富工坊”的芍药鲜切花已提前进入采切季,通过线上电商和线下批发“双渠道”发往全国各地,成功在鲜切花市场中突围,预计今年销售额将达到2600-3000万元。

一场绚丽的“花卉变革”正悄然改写着乡村的发展轨迹,而扎根于此的人大代表们,正是这场变革背后最有力的推动者。他们怀揣着为民谋福祉的初心,肩负着群众的信任与嘱托,用坚实的脚步丈量土地,以认真的履职担当作为,让鲜花产业在这片土地上绚烂绽放,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助力村民共富的亮丽名片。

开拓花经济  勇当共富领路人

在这些人大代表中,薛勇的名字格外响亮。

薛勇是土生土长的杭坪人。出于自身对鲜花的热爱、对家乡气候环境的熟悉及未来市场走向的研判,2019年,他毅然放弃广东红火的灯具生意,回到家乡打造了1200亩鲜花种植基地,化身乡村发展“领路人”,把产业引到村民家门口,带领山沟沟里的小村蹚出一条共富新路。

“我们线上、线下同步发力销售,将浦江山区的鲜花卖到全国各地,最近通过与抖音直播间合作,销量更是上了一个台阶,高峰期每天可以销售10000多单……”这些年,薛勇积极对接电商平台,学习直播带货,热情洋溢地向网友展示杭坪鲜花的魅力。渐渐地,杭坪鲜花打开了销路,订单量如雪花般飞来。

作为新农人和县人大代表,薛勇始终将目光聚焦在如何让家乡旧貌换新颜、如何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上,积极为农业发展建言献策、用心服务。经过深入调研,他提出《关于出台蔬菜、花卉产业物流补贴的建议》,呼吁相关部门从发展山区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出发,出台蔬菜、花卉等产业的物流补贴政策,进一步增强山区乡镇的发展信心。

如今,薛勇正致力于打造“鲜花未来农场”,拓展全场景的“农业+”延伸服务,促进农业产业多业态跨界融合,同时结合乡村旅游,让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让鲜花经济“越开越艳”。

聚众人之力 拓宽产业版图

在花卉产业刚露苗头之时,杭坪镇发现了机遇,打算在全镇探索下一个试点村庄。但对于新兴的产业,各村都抱有迟疑态度,眼看试点选点工作陷入焦灼。这时,县人大代表、石宅村党支部书记石学强表态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为盘活鲜花种植用地,石学强多次召集研讨。在第一次提出发展“花卉产业”时,在场所有人都提出反对:“种花有什么用,只能看也不能吃!”为统一思想,石学强带领村两委干部前往乌浆村及周边花卉市场考察学习,用眼见为实的成效赢得认同。随后,石学强带着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访村民,最终以村集体名义承包了23亩田地种花。

花苗落地后,石学强更忙碌了。他一边向薛勇学习技术,一边带着村干部早出晚归细心照料这片承载着所有村民“共富梦”的试验田。功夫不负有心人,石宅村的花卉在产值稳定后,每年给村里带来15万元左右的经营性收入,有力助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

随着花卉产业的进一步扩展,杭坪镇规划打造四季鲜花带。作为S219省道附近且距乌浆村最近的村庄,薛家村成为杭坪打造花卉产业版图的重要部分。为实现花卉产业差异化发展,金华市人大代表、薛家村党支部书记薛孟进决定舍弃牡丹芍药等技术成熟的花卉,转而投向百合种植。

百合成熟后,为打响薛家村百合名气,薛孟进带领村两委干部每晚去县城人流量最大的商区摆摊。从6点到10点,在花卉成熟售卖期,他风雨兼程,一个不足5平米的小小鲜花摊位,实现了每天1000多元的营收。取得成果后,薛孟进又开始钻研新的花卉品种。在与薛勇座谈研讨后,他萌生出种植向日葵的念头。次年,薛家村向日葵花海火爆出圈,吸引电影《向阳花开》剧组前来取景。

坚定“走出去” 绘就乡村“花”漾新篇章

杭坪花卉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人大代表们也深知,要使杭坪鲜花更具知名度,产业发展“更上一层楼”,还得坚定步伐“走出去”。

“这边展示的是我们杭坪基地种植的花卉,品种丰富,颜色多样,价格非常实惠……”今年3月,杭坪镇人大启动首场“集智共富”活动,金世行、张丽艳等杭坪镇人大代表纷纷亮相金华世贸广场,用心推介杭坪鲜花。

这场“共富市集”活动的成功,离不开人大代表的积极牵线搭桥。从2月份开始,杭坪镇各级人大代表就进村入企,深入了解农产品特点和销售需求,同时积极对接金华三江街道、世贸广场等平台,为杭坪镇的特色产品争取展销机会。在他们的联系助力下,“共富市集”取得显著成果,鲜切花及农特产品销售额超万元。

人大代表以拳拳之心,浇灌着花卉产业茁壮成长。如今,杭坪花卉种植户逐年增多,村子里新楼林立,村民笑容灿烂,但他们仍未止步,向着产业升级、生态共融的远方继续奋进。

(浦江县人大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