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县柳城畲族镇人大紧扣《浙江省乡镇人大工作指引》要求,坚持以制度强根基、以规范促提升、以创新增实效,全力提升人大工作质效,为畲乡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一是坚持问需于民,夯实代表联系群众机制。构建“1+8+N”立体化代表联络站工作体系,依托1个镇级代表联络站、8个代表联络点和116个微网格,打通代表联系选民“最后一公里”。创新打造“和荷管家”“周三有约”、群众说事室等代办联系群众平台,让群众话有处说、事有人办、难题有着落。2024年组织82名人大代表进站接待选民48人次,征集建议120余条。如,围绕特色民宿集群建设,举办“访民宿、开座谈”等代表主题活动,组织人大代表与民宿经营者围绕“抓好特色亮点推介”开展深入交流,分析研判,提出意见,助推完成雷家民宿“微改造、精提升”项目。
二是坚持良策共寻,深化“代表+”履职服务模式。以代表联络站为载体,聚焦矛盾纠纷化解、民生实事推进、群众问题解决等基层治理工作,推出“代表+调解”“代表+议事”“代表+服务”等履职模式,通过组建专业队伍、打造特色工作站、召集代表智囊团等举措,助推基层治理、社会发展提质增效。2024年共调解矛盾纠纷16起,推动解决房屋修缮、道路提升、路灯维护等民生问题34件。如,俞春信、杨东升、郑宣民等代表对宣平小吃街招商难问题建言献策,协助招引20家商户入驻,带动小吃、农产品等销售超1200万元。
三是坚持闭环督办,推动建议办理掷地有声。建立事前问需、事中问效、事后问绩的代表建议全过程办理闭环,实践形成“143”工作法,即1支调研队伍深入基层、项目一线找准问题,通过听、研、审把好“头道关”;4个“代表专班”督促落实,“周跟进、月通报”把好“二道关”;3问“评估机制”强化保障,代表问政、群众问需、专家问效三方合力,满意度测评跟踪监督,多部门协同督办联动问责,切实把好“末道关”。2024年提出的24件县人代会建议和4件镇人代会建议均已按时办理完毕,且满意度达100%。旅游文化中心、美术研学基地、宣平小吃一条街、镇区水系引水工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实事项目顺利实施,全力保障群众切身利益。
(武义县人大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