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人大北苑街道工委:创新机制破解民生难题 即提即办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日期:2025-04-07 16:54:02 来源:​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浏览量:​
分享:
     

近年来,义乌市人大北苑街道工委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枢纽,创新推出“移动联络岗”“民生之问”等特色品牌,构建“固定+流动”双轨民情收集网络,实现民生微实事从“被动接访”向“主动寻访”转变。通过零时响应、靶向发力、协同共治,将群众“急难愁盼”转化为“满意清单”,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治理温度,生动诠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

一是民情收集“零距离”,诉求响应“零时差”。人大北苑街道工委以“联络岗”为载体,每周二常态化开展代表轮值接待活动,并组织代表化身“民生观察员”,深入商圈、社区等人员密集场所,以“摆摊问需”的形式主动倾听群众心声,广泛收集意见建议。2024年以来,已累计开展活动10场次,收集问题150条,办结率达93%。同时,线上依托“代表码”等数字化平台,实现意见征集、进度查询全流程贯通,形成“线上随时提、线下马上办”的闭环服务模式。

二是精准破题“靶向发力”,民生实事“立竿见影”。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养老托幼等民生痛点问题,人大北苑街道工委会建立“民生微实事”项目销号清单,通过“立题—破题—解题”机制实现快速响应和办理。在一次以“交通安全”主题的“民生微实事”集中办理活动中,针对花园社区万村进出道与西站大道交叉口的安全问题,人大北苑工委联合建设办、交警等相关部门进行现场勘查,随即召开座谈会研讨修改方案,仅仅3天时间,便完成了新增左转调头车道改造工程,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村民的通行难题。

三是协同共治“多元赋能”,治理效能“跃迁升级”。人大北苑街道工委注重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构建“代表+社区+社会组织”协同治理格局,致力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生活问题。一方面,依托“联络岗”预警机制,对反复性、苗头性问题提前介入,联动职能部门制定预案,及时解决群众烦忧;另一方面,组织有专业领域特长的代表积极参与公益民生服务活动,如“法律咨询”“公益问诊”“扶弱助困”等,为社区治理与民生改善贡献力量。今年年初,发动骆立波、曹小明等企业界代表成立“北苑教育基金”,目前已资助困难学生16名。

义乌市人大北苑街道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