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多层次学习、多渠道宣传、多方式转化等手段,深化对新代表法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切实强化人大代表法律素养与履职能力,持续提升人大工作效能。
一、深学细悟求精度,筑牢法律根基。领导干部领学。成立以人大常委会主任为组长的“学法小组”,制定“一把手”领学计划,通过党组会议、专题读书班等形式,开展“法规原文逐条解读+案例解剖”等沉浸式学习,强化关键少数对新代表法立法精神、履职规范的精准把握。代表骨干深学。遴选30名履职经验丰富的代表成立“学法先锋队”,围绕“代表权利义务”“履职监督机制”等核心条款,开展“案例模拟+情景答辩”实战培训,重点解决代表在议案撰写、民意调研中的法律盲点。全员覆盖普学。依托“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开发“学法闯关”模块,设置“每日一练”功能,通过趣味化、游戏化形式推动四级代表全员参与,同步在镇街代表联络站开设“学法课堂”,组织基层代表集中观看专家视频课,确保学习“不掉线、不断档”。
二、宣传力行拓广度,打通基层末梢。“走村入户”广泛宣讲。组建20名“法律明白人”代表组成“新法宣讲队”,携带《新代表法图解手册》,深入田间地头、社区广场开展“10分钟微宣讲”,利用农闲、茶歇等碎片化时间,以方言土话讲解“代表如何反映民意”“群众怎样监督代表”等知识,解答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人大工作。“云端矩阵”精准推送。以当前开展的“三推两助 双岗建功”代表主题活动为契机,在新媒体平台开辟“赶超崛起 代表建功”“‘代’你去监督”宣传专栏,按照“代表履职故事”“群众监督案例”等主题制作成短视频,精准推送至广大市民。目前短视频已制作推送1期,播放点击量超10万。“政民互动”双向赋能。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代表法咨询专窗”,开通24小时答疑热线;同步开展“我向代表提建议”活动,利用微信小程序收集群众对新法落实的期待诉求,梳理形成相关民意诉求清单87项,为监督政府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三、创新转化促深度,推动落地见效。清单明责,细化履职“施工图”。聚焦新法核心要求,按照代表必需做、专项做、不可做类别,系统梳理履职基础、专项任务和负面警示三张清单,同步印制《新代表法必做事项》《代表履职任务包》《履职禁区案例图解》,分发至各级代表,实现任务颗粒化、操作标准化。如履职基础清单中要求,每名代表每季度走访选民不少于30户、年度参与民生实事项目不少于3项。图表对照,打造法律“说明书”。针对部分代表对条文理解不够、操作不清等现象,推出新旧法条款对比图、场景化流程图两类工具。对比图设计A3幅面《新旧代表法条款对照挂图》,用红(删除)、绿(新增)、黄(修改)三色标注法条变动,重点条款旁附典型案例解析,如“代表建议办理时限从30日压缩至20日”等内容。流程图制作《代表履职操作导引卡》,将“建议提交”“民生监督”等工作分解为“问题收集→实地核查→法律检索→文本撰写→跟踪问效”五步流程图,实现“按图索骥”。案例成册,提供实战“工具包”。以“案例+模板”形式编制《代表履职操作手册》,收录“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监督六步法”“选民接待应答20问”等案例,每个案例配套“法律依据+步骤拆解+易错提示”三栏对照表,代表可参照模板提高实操能力。开发结构化《议案建议标准模板》,预设“问题描述、法律依据、解决方案”字段,代表填空即可生成合规文本。
(兰溪市人大办 周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