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兰溪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代表建议与民生实事双向融合、协同发力工作机制,通过拓宽民意收集渠道、深化项目解决路径、强化跟踪督办实效,推动民生关切与部门工作同频共振,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一是聚焦民意需求,形成高质内容。坚持以人民利益为导向,以基层单元建设为抓手,通过业务下沉听民意、“两下两上”集民声,积极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为提出高质量的代表建议、普惠的民生实事项目搭建好民意收集平台。通过“主题+问题”核心业务下沉工作机制,市人大常委会将各工委的工作落到基层,各基层人大通过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视察、调研、进站座谈等形式,到现场去看,到群众中去听,形成有针对性的建议清单,为代表建议的撰写、民生实事项目的征集奠定民意基础、实践资料。如在2024年的民生实事项目征集中,从代表征集的1525项目中筛选19项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推荐清单,提交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作为市政府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的重要来源,切实体现人民民主前端意见征集和民意表达机制。
二是聚焦项目落地,强化监督问效。强化监督职能,提高监督效能,加强统筹协调,发挥“1+1>2”的叠加效应。在办理代表建议和民生实事项目实施过程中,制定《兰溪市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和代表建议重点督办工作方案》,强化创新“政府主导+代表监督+群众参与”的协同推进模式,细化“监督工作清单”“项目进度清单”“工作成效清单”三张清单,全面聚合监督合力。召开代表建议和民生实事部署会、推进会,明确责任单位和时间节点,定期通报办理进度;组建代表监督小组,组织代表通过视察、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等方式跟踪问效;通过媒体、公众号宣传展示民生实事成果、代表建议办理成效,形成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实事、好事、幸福事。
三是聚焦长效治理,实现双向赋能。在代表建议办理和民生实事项目实事过程中,注重工作的连贯性、持续性,通过解决“一件事”,办好“一类事”,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确定每年重点督办的代表建议时,将涉及群众、代表重点关注领域的代表建议与民生实事项目相结合,从中选取内容相近的作为部分重点督办的代表建议,在办理代表建议的同时推进民生实事项目的建设。如对于“保障用水安全”“优化交通路网”等方面的民生实事项目,市人大常委会近几年的重点督办建议中有《关于全面普及农村饮用水一户一表安装的建议》《关于优化城乡公交线路方便居民就医的建议》《关于加强农村道路危旧桥梁检测管护的建议》等建议,形成“建议推动实事、实事呼应民意”的良性循环。
(兰溪市人大赤溪街道工委 汪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