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前夕,在武义县大田乡,一条长达13公里的温泉管道蜿蜒而过,将汩汩温泉水从溪里温泉出水口输送至碗铺村等民宿聚集区。这一民生工程的监督落地,不仅为当地温泉产业注入新活力,更是 以人大监督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的生动实践。
一、聚焦痛点,人大监督破解产业瓶颈
武义县温泉资源丰富是浙江省首个、也是唯一一个由国家自然资源部命名的“中国温泉之城”。过去,为了将温泉运入民宿,大田乡民宿经营者需通过卡车运输温泉水,成本高昂且效率低下,每吨水额外支出达100元,严重制约民宿产业发展。武义县人大通过闭会期间代表亮身份、人大代表走进8890接听群众热线等活动,敏锐捕捉到“温泉入户难、制约温泉民宿发展”这一痛点,将温泉管道工程纳入重点监督事项,通过常委会领导亲自督办,组织产业发展专家代表小组连续两年开展专题审议、建议办理回头看、报纸公示办理进度等方式,推动县政府、文旅局等部门单位加快立项、工程落地进程,县人大每月在报纸上公示的温泉管网铺设的“进度清单”成为了群众可观可感的“成效清单”。
二、精准发力,激活城乡融合发展动能
经过县人大连续2年的跟踪督办,这一总投资约450万元的温泉管道于2025年春节前贯通。“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温泉水直达民宿、直达百姓家门口,运营成本降至原来的三分之一,降为了每吨10元,民宿单间房溢价达200元,入住率从40%到80%。县人大通过组织专家代表、民宿业主代表开展专题视察,指导推动大田乡打造温泉康养民宿集群。以随园、善渡为代表的民宿通过扩容改造,实现春节一房难求,吸引上海、杭州等地游客涌入,带动周边餐饮、农特产销售等产业链增收。温泉管网入户不仅盘活了乡村资源,更以“温泉+民宿”模式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为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提供新路径。
三、创新机制,长效监督扩大共富成果
武义县人大以温泉管道项目为样本,探索建立“建议督办—跟踪问效—会谈集智”的全链条监督机制,组建了由县人大、纪委监委、检察院和社会治理中心组成的督办小组。通过现场跟踪督办、听取专项报告、组织代表评议,督促县政府、县文旅局等部门单位完善温泉业态布局,推动5家民宿率先接入管道,10余家民宿纳入年度计划,形成“点上示范、面上推广”的共富效应。同时,县乡人大两级联动监督推动乡政府创新服务模式,出台了关于促进温泉民宿业发展奖补办法,对接入温泉管网的民宿主体、村民进行奖补,同时完善乡域莓果采摘基地、碗铺童话村、大漆非遗展示馆等配套服务设施,构建集美食、住宿、文化、休闲等一体的温泉旅居度假综合体,指导乡人大主席团开展大会问政,出台发展温泉康养民宿的决议,引导民宿挖掘文化特色,提升产业附加值,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截至目前,温泉管网落地带来的铺设、运营、消费等商业活动,共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近270万元。
温泉管道的贯通,是武义县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缩影。未来,武义人大将继续以监督聚焦民意,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让更多惠民工程成为缩小“三大差距”的强劲引擎,书写乡村振兴的温暖答卷。
(武义县人大办 何易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