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市人大赤溪街道工委:打造监督“微单元”书写民主“新实践”

日期:2025-03-25 10:41:59 来源:​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浏览量:​
分享:
     

近年来,兰溪市人大赤溪街道工委以基层单元建设为抓手,聚焦生态保护、安全生产、乡村振兴三大领域,创新打造“代表督生态”“代表督安全”“代表督农事”监督微单元,将代表履职嵌入治理末梢,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走出了一条“监督精准化、履职常态化、成果可视化”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路径。

“代表督生态”:领衔破题,擦亮绿色发展底色

一是顶层设计定方向。根据赤溪街道实际和生态文明重要节点,牵头制定《赤溪街道生态文明建设监督行动计划》,将河道治理、秸秆禁烧等纳入年度重点监督议题,建立“1名工委委员+3名代表+N个科所战队”联动监督组,实行“季度专题视察、月度问题交办、每周进度跟踪”机制,全年开展专项监督4次,推动整改生态问题21项。二是科技赋能提精度。依托“污水零直排”智慧监管平台,代表通过手机端即可查看泵站数据、预警信息,督促完成1号、2号泵站提标改造,实时监控街道工业园区管网运行,打通污水管网“最后一公里”,辖区水质达标率从87%提升至94%,赤溪河道水质稳定达III类标准。三是全民参与聚合力。探索“代表领衔+网格包干+群众参与”共治模式,组建59个秸秆禁烧网格,发动91名网格员全天候巡查;人大工委牵头开展“河小二”志愿行动,代表带头清理河道垃圾,带动200余名群众参与,形成“人人都是生态卫士”的治理格局。

“代表督安全”:搭台赋能,筑牢平安发展基石

一是制度创新强根基。将企业全面入网赋码,创新企业安全码、隐患清单、整改清单、销号清单的安全生产“一码三清单”工作法,代表通过扫码即可查看企业安全档案,全年联合应急、市监等部门开展“穿透式”检查11次,闭环整改隐患318处,小微园区企业安全达标率达100%。二是专业协同破难点。针对小微园二期供电难题,发挥代表专业优势,黄健代表牵头协调供电部门优化线杆迁移方案,推动项目提前3个月落地。邀请市交警大队、消防专家进代表联络站开展“安全课堂”4期,组织代表参与企业消防演练、出租房隐患排查、道路交通等消防重点领域的检查,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三是交通道路展新颜。将群众关心关注的街道通往兰五中的道路交通堵点作为人大街道工委监督的重点,多次组织代表到现场了解道路路况、来往人流车流,深入调研交通拥堵、秩序混乱等安全隐患,梳理形成建议交办相关部门,推动该路段顺利改造。2025年人代会上,代表又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完善赤溪至兰五中新修道路安全设施的建议》,为推动道路交通“微治理” 提供有力支撑。

“代表督农事”:链式服务,激活共富新引擎

一是一线监督保粮安。围绕辖区“百千万”亩方项目、集体土地入市实施等,将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非粮化”整治纳入监督重点,开展农田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情况、耕地综合整治提升项目情况等视察活动,组织开展4次“田间问效”,推动完成柳塘、利民等2个区块的耕地综合整治项目,2024年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0700亩。二是拓宽渠道促致富。重点围绕精致农业、生态养殖等领域,组织代表深入田间地头调研,扩面推开“荷花+小萝卜”“荷花+水稻”等农作模式,建设稻渔、荷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300亩,助力农民增收。三是产业赋能强品牌。依托赤溪思晋兰农事服务中心,组织代表开展专题调研,助力打造赤溪“萧米”品牌矩阵。设立“兰江蟹”产业代表联络点,协调科技部门为24家养殖户提供水质监测、病害防治服务,推动兰江蟹养殖扩面提质,形成养殖面积1000余亩,推动家门口就业500余人。

(兰溪市人大赤溪街道工委  盛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