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是“中国药材之乡”,是全省最大的道地药材主产区和集散地。近年来全县中药材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有磐安县人大的一份助力。磐安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将“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理念贯彻到实际行动中,通过专业人大代表联络站、专项评议活动以及代表建议转化等举措,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专业人大代表联络站护航发展
磐安县人大成立了以“助企纾困、护航发展”为定位的磐安县中药材产业特色代表联络站,融合“人大代表联络站、政检同行工作室、涉企案件治理检察办公室”,打造集议事、交流、学习和解决涉企法律问题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联络站每月常态化召开议事会,共同研判、协同解决企业经营的痛点难点问题。“通过一场场‘望闻问切’式的中药材产业发展座谈会,将药企、药商、药农等行业代表聚集在一起,大家面对面沟通交流,一起谈现状、点问题、谋未来,群策群力护航磐安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磐安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关荣说。
专项评议优化提升执法行动
磐安为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这离不开人大专项评议的助推。
为进一步优化中药材产业发展环境,2023年,磐安县人大常委会对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场监管局进行了专项评议。评议过程中,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深入中药材种植基地、浙八味市场、加工企业等进行实地调研,全面了解执法部门在中药材产业监管中的履职情况。同时,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等方式,对相关部门的执法程序、执法效果、执法作风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评估。
针对评议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县人大常委会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意见和建议,并督促相关部门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场监管局在中药材产业监管中的执法效率、执法质量和执法公信力有了显著提升。
在此基础上,县人大常委会还推动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创新开展“一支队伍管药镇”,由多部门“综合查一次”,既减少检查频率,又能切实规范经营管理秩序,进一步推动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
代表建议助力中药材产业升级
在中药材产业发展过程中,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例如,县人大代表杨定升建议加大老磐五味中药材种质种源保护力度,保证药材品质;县人大代表胡夏平建议加强中药材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县人大代表鲍佳进建议加大中药材科研投入,培育新品种、新技术等。
对于这些建议,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及时转交给相关部门办理。在办理过程中,县人大常委会加强跟踪督办,确保建议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同时,还通过组织人大代表视察、调研等方式,了解建议办理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
在人大代表的积极推动下,磐安县中药材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品种结构不断优化,产量和品质持续提升。同时,中药材加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中药材品牌建设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中药材品牌逐渐走向全国市场。
(来源:磐安县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