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阳市湖溪镇人大积极探索推进以“网格化管理”为牵引、以“两码”“双联”“团组”建设为载体的代表履职新模式,持续推动乡镇人大代表“会发声、留印记、有实效”。
一、做细“网格化”,把代表工作基础夯得更实。一是定网格实现镇区全域覆盖。进一步缩小联系颗粒度,因地制宜划分“联群网格”,按照“定人定界、规模适度、全面覆盖、动态调整”原则,将10个选区划为大网格、28个行政村划为小网格,明确将辖区内的市镇两级人大代表全部纳入大小网格,充分延展代表联系群众的“触角”。二是定人员实现责任全面落实。按照“就便、就近、就熟”原则,明确由市人大代表担任大网格长,镇级人大代表为网格员,建立代表履职清单,明确代表的工作职责;镇人大主席团扎实推行“一周一接待、一月一走访”,构建“民生探访、民情分析、问题研判、清单反馈”机制,切实把情况摸清、把问起找准、把建议提实。三是定机制实现管理全面提升。镇人大主席团从“参加人代会、审议发言、参与活动、联系选民、群众扫码率、向选民述职”等方面完善代表履职考核办法,定期开展代表履职培训,每年评选一批优秀履职代表在年终人代会上进行表彰,激励代表履职更加充分。
二、做实“双联系”,让代表与群众的关系联得更紧。一是完善“双联系”机制。明确1名市人大代表联系10名左右镇级人大代表,并将这11名市镇两级代表“组团”共同联系选区选民,发挥他们之间更容易沟通交流、更容易拉近距离、更容易形成共识的优势,通过定期走访、联合进站、共同活动、实时帮带,进一步推动市级人大代表带动引领作用发挥、推动镇级代表增强履职意识。二是完善代表接待选民制度。坚持和深化每月5、15、25日进站接待选民制度,与镇政府有关职能办公室、工作片对接梳理需要协调解决的事项,每次针对性安排1名市级人大代表、5名镇级人大代表进站帮助协调,提高接待选民的实效性。同时,综合研判选民反映的民情民意、意见建议,由镇人大主席团限期交办,并对办理情况跟踪反馈形成监督闭环,多次督反复督,直至将问题解决为止。充分利用代表进站接待选民的有利时机,对镇级人大代表同步开展履职业务培训,把“选民接待日”叠加成代表业务学习、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交流平台。三是完善代表码“亮身份”机制。按照“代表亮身份”的要求,持续扩大代表码亮码范围,逐步向代表所在村居综合楼、超市、企业等人流密集场所延伸,方便群众扫码找代表、实现代表履职“不打烊”。同时镇人大统一设计、制作标准化代表码小卡片,让每名代表在走访联系选民时将小卡片送达到户,向选民宣讲“两码”功能,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切实做到民呼我应。
三、做优“双组团”,将代表专业优势发挥得更足。一是编建专业小组开展活动。将镇代表按选区、年龄、文化素质、专业特长等情况进行合理编组,组成由1名市人大代表、N名镇级人大代表参与的代表专业小组,围绕镇人代会“一号议案”、重点建议、民生实事等社会关切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制定监督计划,常态化开展活动。比如民生实事项目,湖溪镇人大各个代表专业小组采取“一对一”方式进行监督,要求各小组每月向镇人大主席团报送本小组监督项目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镇人大主席团根据各小组监督情况每季度集中开展一次监督交办。在代表的推动下,今年湖溪镇十大民生实事目前已有8个项目基本完成,进度和成效明显超过往年。二是划分代表小组开展活动。以镇人代会期间划分的代表团(以工作片划分)为单位划分代表小组,选取威望较高、工作经验丰富、组织协调能力强的代表担任各代表团团长、代表小组组长,推动市镇两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公益事业、文明城市创建、走访慰问、助老助残、普法宣传、纠纷调解等工作,积极助力社会治理。三是组建团组开展活动。以“团组式”积极开展“两去两回两员”活动,市镇两级代表全员参与,带着东阳市人大列出的11个营商课题、54个具体问题上门倾听企业意见,带回民意、建议30余条,了解掌握基层一线的情况,更好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给镇党委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东阳市湖溪镇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