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规范化渣土消纳能力265万立方米,域外渣土私拉偷倒有效封堵,涉渣土信访件数量显著减少……2023年以来,金东区在渣土治理上取得诸多突破。成绩背后,不仅是金东区实施渣土有效治理的决心铁腕,也凝集区五届人大常委会对破解渣土治理难题的躬身入局。
调研开路,实地问诊渣土倾倒乱象
渣土无序倾倒,既是对人居环境的污染,也是生态资源的浪费,历来是群众高度关切的话题。随着城市有机更新进程加速,金东区域外域内渣土倾倒乱象面临升级风险。针对区人大代表们反映的这一社情民意,金东区人大常委会迅速跟进,及时部署专项监督。
从摸清现状到分析成因再到提出建议,2023年初,一份凝结着实地走访和众多人大代表观点的8000字调研报告出炉,提出了包括设置统一管理机构、筹建渣土处置机构、建设消纳场地、强化数字赋能等在内的10方面针对性建议。
其中,报告所建议的设立统一管理机构一事率先落地。2023年4月,金东区政府正式成立由区公安分局、行政执法局、住建局、交通局、交警大队、生态环境分局、社发集团等7家单位组建的工作专班(即区渣土办),实行实体化、常态化运作。金东区渣土办的成立,不仅有效解决了原先区域职责划分不清、核准与管理权属不同导致的监管失效,也正式拉开了金东区以顶层设计为牵引,以打破乱象闭环为导向,坚决治理渣土的序幕。
把脉开方,对症治理开展专项行动
之所以渣土偷倒、域外输入现象屡查不止,看似是执法力量有限,其根本原因在于金东区渣土消纳场所运营机制和管理规章存在漏洞,利益驱使没有遏住。
综合调研报告提出的部分建议,全区渣土治理工作的首个项目——渣土消纳场所规范化建设运营随即出炉。从治理行业主体的不规范入手,金东区迅速指定由区社发集团负责消纳场所建设运营,并依据市级文件和区级决策制定发布工程渣土处置统一定价。2023年内,金东区新增统一选址布点、统一收益分配、统一运行处置的规范渣土消纳场所14个,当年实现渣土产消基本平衡。值得一提的是,规范后的渣土消纳还创造收益约1500万元,实现生态环境效益和国有资产绩效双提升。
对于调研报告所强调的执法监管环节,尤其是联动执法和数智化执法,近一年来金东区同样成效显著。通过在交界地带设置5个卡点,组建由交警、行政执法、属地乡镇人员组成的“2+X”管理队伍进行常态化夜巡,对域外未安装GPS、未纳入渣土监控平台等违规渣土运输车进行全方位、全天候动态监管。2023年全区查处渣土偷倒案件2063起,处罚金额达1577.6万元;刑事立案4起,其中判处单位缴纳罚金最高的一案达547.66万元。2024年以来,巡查中发现的域外车辆私拉乱倒现象已较去年显著下降。
跟踪问效,做细做实“后半篇文章”
当前,在渣土处置的有序规范化之外,渣土制砖、制水泥等变废为宝的“绿”化利用也正在金东区部分处置场所进行探索。这也标志着,金东区人大常委会调研报告中所提及的建议,从源头管控、中间监管到末端处置的10件建议,不仅事事有回音,而且件件从纸面上落地见效。
自调研报告提交以来,金东区人大常委会一直对渣土治理工作进行跟踪监督,通过听取报告、督办代表建议等途径,促渣土治理落实的护航工作始终不懈。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涉及渣土的信访件数较2022年明显下降,相关代表建议数量也在同步减少,这有力说明了金东区渣土治理工作取得的成效。
六五环境日前夕,金东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对渣土资源化利用场所进行了实地视察。接下来,金东区人大常委会将持续以躬身入局的姿态,助力金东区做好渣土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后半篇文章”。
(金东区人大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