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市人大:坚持“三步走”助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

日期:2024-07-30 15:59:30 来源:​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浏览量:​
分享: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近年来,兰溪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聚焦聚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工作,发挥人大职能制度优势和代表主体作用,打好履职组合拳,助推兰溪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深入调研,找准创建堵点

为找准创建堵点难点,制定《关于听取和审议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情况报告的实施方案》,发动各级代表力量,以专题调研摸清实情、查找短板。一是“两去两回”听民情。贯彻落实省人大“两去两回”工作机制,组建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队,人大代表+教育领域专家组成的调研组,带着课题和问题,先后深入16个乡镇街道、10余家中小学校和相关部门开展调查研究,以座谈研讨、意见征询等方式听取意见建议,找准问题症结。二是“线下线上”集民意。线下发挥基层单元主阵地作用,开展局长·代表面对面活动,以专题听取部门汇报和邀请局长进站开展相关意见征集座谈等形式,收集意见建议,汇聚民智民意;线上通过金代通、兰溪智慧人大等平台,广泛征求代表意见,累计收集相关建议150余条。在全面掌握相关情况后,梳理形成调研报告提交常委会审议,为常委会审议意见建议起草提供依据。

二、强化监督,疏通创建难点

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市人大常委会在提出审议意见后,用好闭环监督利器。一是审议意见跟踪督。认真梳理汇总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们提出的问题,结合前期调研掌握的情况,形成常委会审议意见,及时交办给教育局等相关部门,明确办理落实时限,相关工委对口跟踪督办,确保审议意见落地见效。二是代表建议重点督。重点关注教育事业发展相关代表建议的办理。梳理近2年涉及办学硬件条件提升、教育人才培养、教育资源配置、教育内涵丰富等教育事业发展相关代表建议30余条,办结率均为100%,推动了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是紧盯问题持续督。聚焦创建协同合作、相关政策落实、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强化等方面,加大监督力度,助推创建任务完成。围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工作,聚焦办学条件达标、教育资源优化、教育人才引培、教育教学水平提升、特殊教育现代化等方面存在的创建短板,持续放大监督工作综合效应。

三、提升质效,加快创建节点

重点关注教育均衡及教育内涵提升,督促市政府积极作为。一是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市政府近年来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优先保障创建工作。2019年以来,累计投入15.5亿元用于教育项目,落实教育用地指标326亩,新增学位9144个。每年安排1000万元更新学校仪器设备,200万元用于深化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加快推进延安路小学、实验中学整体迁建等新改扩建项目建设进度,增加城区学校学位供给,缓解城区学校学位不平衡,溪西片区学校学位严重不足的情况,确保学位供给紧跟群众需求。二是持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创造教师留用引育良好环境,全力办好教育系统购房专项奖励等尊师重教7件关键小事,鼓励教育人才扎根兰溪。多措并举开展教师培训,实施骨干教师培育工程,培养全国优秀教师1人,浙江省特级教师6人,浙江省教坛新秀10人,金华市名校长6人,金华市教坛新秀35人,金华市优秀班主任154人。加大骨干教师交流轮岗力度,持续推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近三年教师交流773人,其中名优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107人。三是不断提升教育内涵。持续深化“课堂革命”, 扎实开展“双减”工作,深化课后托管1+X课程体系建设。开展兰溪市中小学“三爱三立”思政教育,形成72个特色思政课品牌,开发各类思政教育校本课程106门。依托中医药、科创、木工坊等载体,不断丰富劳动教育路径。以艺术抽测为抓手,搭建市艺术节平台,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丰富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兰溪人大教科文卫工委  姚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