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与群众最接近、对群众最了解,群众最信任,但履职能力不高、作用发挥不到位的现象也相对突出。今年6月以来,东阳市人大常委会紧扣“双联”建设,组织人大机关干部化身“辅导员”深入全市12个镇乡,为乡镇人大代表进行履职业务培训,围绕教学“本地话、内行话、贴心话”,帮助代表联系选民更紧密,沟通更见效,促进乡镇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整体跃升。
教会“本地话”。从人大代表的性质、地位、特点,代表所享有的权利、应承担的义务等基本概念出发,阐述了代表议案的“四个法定”、代表议案和代表建议的不同等内容。针对各乡镇年中人代会即将部署召开的实际情况,突出撰写议案建议的培训内容,让乡镇人大代表根据熟悉本地情况、自身能力较强的优势,着重从乡镇的实际情况确定建议选题,不讲官话、套话,只讲符合当地实际、为身边百姓代言的话。
教会“内行话”。为了让代表熟悉人大业务,两位“辅导员”精心选编了“履职精选案例”在培训现场发放,并结合案例进行“解剖麻雀”式的讲解。同时传达了全省人大代表工作座谈会、东阳市人大代表工作推进会等会议精神,重点学习了数字化平台业务、“四建设两提高”量化要求以及“双岗建功”“一镇街一品牌”等活动具体内容,让代表明白该做什么,怎么做。
教会“贴心话”。通过现场互动,举例说明,讲解面对基层群众如何拉近距离、聊到一处,向他们了解真实情况,面对一些一时无法满足的诉求如何讲究说话艺术,让老百姓感到温暖并且获得他们的理解,从而创造好的语境,收集到更加广泛真实的民情民意。
由于培训语言生动,深入浅出,干货满满,“辅导员”每到一处都气氛活跃,广受欢迎,不少代表表示这样的培训听得懂,用得上。目前,东阳全市12个乡镇已全部培训完毕,“辅导员”还提供了个人微信二维码,方便后续交流。下一步,东阳市人大还将结合人大核心业务下沉开展第二轮履职培训,推动基层代表工作走深走实。
(东阳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