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阳市人大常委会针对土地资源利用从扩张型开发转为“腾笼换鸟”式整治的新形势,持续关注低效用地整治,着力破解“以租代征”问题,助推土地资源从低效“存量”盘活为有效“增量”。
一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精准号脉。针对企业呼声和基层需求,围绕低效工业用地、城市更新、低效村庄用地等重点领域,东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和分管副主任分别带队,先后开展16次专题调研,召集相关部门和企业开展座谈交流22次,实地走访城东、湖溪、巍山、南马、歌山、画水等11镇乡街道,查阅资料181份,收集基层一线意见建议45条,了解土地利用现状,查找问题症结。调研组针对政策支撑不够、二次利用不快、工作进度不一等面上问题及个别地块产权不清晰、涉法涉诉、收取“粮食款”等个性化问题,及时汇总梳理形成调研报告和问题清单,交党委政府决策参考和研究落实。
二是通过专题视察助推难点攻克。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专业代表小组成员对低效工业用地清理整治和城市更新工作开展专题视察,实地察看歌山镇低效用地整治重点区域和江北街道城市更新重点板块。要求市政府聚焦难点和问题,拿出实招和硬招,尤其对于镇乡街道在收储、处置等过程中遇到具有普遍性的历史遗留问题,及时研究出台指导性意见,建议市政府抓住金华市低效用地再开发全国试点这个契机,完善工作方案,对土地二次利用时的权属确认等政策处理统一标准,不搞随意变通。同时要求政府完善工业用地评价机制,刚性执行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办法,推动形成低效用地整治常态化的良性机制。
三是听取工作汇报注重闭环监督。连续两年听取《全市低效用地清理开发破解“以租代征”工作情况的汇报》,针对制约企业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历史遗留问题、部门合力不足、开发利用不活等问题,提出七个方面的意见建议,形成会议纪要和交办清单,持续跟踪监督办理情况。督促市政府编制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和试点片区详细规划,完善零星用地利用机制,区分轻重缓急安排整治开发的时间进度,探索运用市场化手段有效推进低效用地开发,切实提高再利用效率。
(东阳市人大农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