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至2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傅显明率市人大民宗外侨委、农委赴武义县调研少数民族乡村共同富裕工作。
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大田乡白衣坑村、柳城镇车门村、桃溪镇锦平村,现场听取了大田乡共享田园设计规划,实地调研了宣森豆制品产业园、浙星红茶民族振兴合作基地、光伏发电、石蛙养殖等项目现场。
武义县是浙江省13个民族工作重点县市之一,有全省规模最大的民族中心镇——柳城畲族镇,世居少数民族(畲族)人口1.1万人。2022年少数民族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7万元,全面消除经济薄弱民族村,村集体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
傅显明对武义县民族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予以充分肯定,并针对少数民族乡村共同富裕存在的瓶颈和困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傅显明指出,武义县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民族文化资源,推动少数民族乡村共同富裕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和优势,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有关论述精神,始终把民族地区发展摆在突出的战略位置。一要整合资源优势,谋细发展规划。以大田乡为例,要深入分析自身在区位、生态、人文、基础配套等方面的优势,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以抓好全域旅游产业规划为契机,打造全域土地整治的典范、三生融合的样板、千万工程的升级、农民收入的增长点。二要融合民族特色,做好产业升级。要深挖和传承畲乡民族特色,用好用足资源禀赋和文化风情,加强业态植入和项目谋划,打造农业、文旅、研学相结合的新业态,增强民族乡村自身造血功能,努力走出差异化发展之路,建立富民强村的长效机制,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三要注重人才培育,汇聚共富合力。缺少致富带头人和专业人才,是当前阻碍推进民族乡村共同富裕的重大桎梏之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培养一批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创业共富“领头雁”。要用好资金、政策、帮扶优势,充分发挥乡贤作用,引进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凝聚起共富奋进的强大合力。
(民宗外侨工委 朱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