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奋进力量 践行时代使命
为金华迈向再创辉煌新征程贡献浦江力量
1月30日下午,浦江代表团认真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财政报告以及《金华市婺剧保护传承发展条例(草案)》。
王尧祥代表说,浦江要传承弘扬践行“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经验,推动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下沉一线、了解实情、解决问题,切实把主题教育中激发出来的学习热情转化为干事创业、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持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要狠下决心攻坚科创短板,大力提升企业创新意识,激发企业引才育才积极性,主动融入浙中科创走廊,构建人才引领驱动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不断激活发展的动力。要始终坚持高效能、高质量绿色发展,坚持党建统领,深化“千万工程”,推进“双雁争先”行动,推行“村事月考”机制,着力培育一批新农人、农创客、农村职业经理人,以党建引领绘就共富图景。要打造营商环境标杆,保持惠企政策的延续性、稳定性,提升行政执法质量,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涵养宜居宜业的发展生态。要树牢实诚实干实绩导向,劲不能松、气不能泄、神不能散,保持满格状态,注重形神兼备,敢啃“硬骨头”,勇闯“深水区”,锻造过硬的干部队伍。
董巧娟代表说,经济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需把经济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要保持招商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及时兑现协议约定和对企业的承诺,进一步打造诚信政府。要全面梳理和整合部门的检查事项,引导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有效降低“多头监管、重复检查”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负面干扰,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俞佩芬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既融汇了中央和省委、市委精神,也高度契合金华实际,更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金华发展的殷切期盼,是一个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的好报告,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和力量。浦江将坚决扛起“根据实情、发挥优势、扬长补短、再创辉煌”的时代使命,聚焦“稳”“进”“立”主基调,聚力“港”“廊”“链”主战场,牢牢锚定“稳进提质、全面成势”这个总目标,持续擦亮“上山文化”“书画文化”两张文化名片,统筹抓好水晶产业、治水、下访接访三项重点工作,不断强化“创新、改革、开放、队伍”四个支撑保障,全力打好打赢“产业升级、重大项目、现代服务、文化繁荣、城乡统筹、社会治理”六大攻坚战,努力以一域之发展为打造国际枢纽城、奋进现代都市区作出更大贡献。
马婷婷代表说,建议政府进一步完善财政预算和税收政策,根据企业规模、行业特点等因素进行差异化调整,最大化激励企业增加投资和扩大生产规模;要给予企业更多支持,通过降低企业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等措施,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王 艾代表说,近年来,金华两头乌产业振兴工作上升到了新高度,养殖数量稳步恢复,但面临着市场销售跟不上的难题。建议政府提高财政扶持政策的精准度,对从事金华两头乌相关产品销售和深加工的企业,依照销售量或生产原料使用量、生产规模、品牌影响力给予资金、土地、税收等扶持和奖励。
张国萍代表说,建议以“考古中国”项目为引领,拓展上山文化遗产价值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夯实上山文化遗址群申遗的学术基础。同时,积极组织中国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申报,做好“上山+农业”“上山+研学”“上山+文创”等文章,促进申遗背景下农文旅深度融合。
王安荔代表说,建议根据医学指南,及时调整医保相关政策,避免三甲医院对二级公立医院产生的虹吸效应。
方志奎代表说,建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规模化建设和三产融合,提升全市农业发展辐射带动能力。同时,建立健全村级集体经济公司运营制度,强化监管和风险防控,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公司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江东放代表说,抽水蓄能电站作为高投资、高产出的绿色能源项目,对维护电网安全、提升用电质量、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浦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以及水利水电的基础优势。建议市政府加强与省发改委(能源局)沟通协调,争取浦江抽水蓄能电站尽早获得核准、尽快开工建设。
李训根代表说,建议政府进一步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完善政策扶持和引导,为企业家创新创业提供广阔的平台;要大力培育发扬企业家的家国情怀,引导企业家有担当、有责任,让同行尊敬、让客户喜欢、让家乡认可。同时,要建立健全失信惩戒机制,营造诚实守信的营商环境。
李卫平代表说,在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和加快建设数字金华的时代大背景下,需要充分发挥大数据的治理效能,激活数据要素市场活力。要夯实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根基,营造数字经济创新环境,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与新模式。要打破技术和协议壁垒,推动各领域数据实现互联互通,形成完整贯通的数据链,解决数据要素供需不对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