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2022 年以来全市和市本级国有资产管理相关工作情况的报告

日期:2024-02-05 15:06:29 来源:​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浏览量:​
分享:
     

市人大常委会:

        根据《中共金华市委关于建立市人民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要求,现将 2022 年以来全市和市本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市人大常委会对《2021 年全市和市本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2021 年全市和市本级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 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请予审议。

一、我市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一)企业国有资产情况。截至 2023 年 6 月底,全市国资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 12341.83亿元,负债总额 9148.06 亿元,净资产 3193.78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28.9%、 31%、 23.2%; 实现营业总收入 433.2 亿元,同比增长 47.7%,利润总额 0.52 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市本级国资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2915.8亿元,负债总额2157亿元,净资产 758.8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9.4%、 25.7%、 4.6%;实现营业总收入 50.3 亿元,同比增长 49%,利润总额 0.6 亿元,同比增长 257.8%。

(二)金融企业国有资产情况。市本级现有市属国有金融企业 1 家,即金华银行。截至 2023年 6 月底,金华银行资产总额 1043.5 亿元,负债总额 980.8 亿元,

净资产 62.7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2.6%、 13%、 7.9%; 实现营业总收入 8.6 亿元,同比减少 3.2%,利润总额 3.5 亿元,同比下降3.7%。

(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情况。截至 2022 年 12 月底,全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 3274.88亿元,负债总额 339.71 亿元,资产账面净值总额 2935.17 亿元,较上年度增长 16.3%。其中, 流动资产 432.68 亿元、固定资产375.96 亿元、无形资产 23.3 亿元、在建工程 824.44 亿元、公共基础设施 1565.06 亿元、 其他资产(长期投资、工程物资等)53.44亿元。固定资产中,房屋 2194.9 万平方米,账面净值 251.18 亿元; 车辆 6747 辆,账面净值 5.06 亿元。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额 230.19 亿元,负债总额43.86亿元,资产账面净值总额186.33亿元,较上年度增长22.2%。其中, 流动资产 49.69 亿元、固定资产 81.63 亿元、无形资产 8.94亿元、在建工程 44.23 亿元、公共基础设施 27.43 亿元、其他资产(长期投资、工程物资等) 18.27 亿元。固定资产中,房屋 355.4万平方米,账面净值 54.76 亿元;车辆 1105 辆,账面净值 0.91亿元。

(四)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情况。土地资源情况: 根据 2021 年国土变更调查( 2022 年国土变更调查数据未出)数据显示, 全市国土面积 1641.26 万亩,其中农用地 1399.30 万亩、建设用地 212.21 万亩、未利用地 29.76 万亩。全市耕地面积 222.18 万亩,其中水田 175.68 万亩、旱地 46.5万亩,分别占耕地总面积 79.1%、 20.9%。 市区( 市本级) 国土面积 307.41 万亩,其中农用地 251.65 万亩,建设用地 48.60 万亩, 未利用地 7.15 万亩。市区(市本级)耕地面积 37.49 万亩,其中水田 32.43 万亩,旱地 5.05 万亩,分别占比 86.5%、 13.5%。矿产资源情况: 截至 2022 年底,全市发现矿产 56 种,查明资源储量矿产有萤石、石灰岩、普通建筑石料、砖瓦用(泥)页岩及金、银、地热水等。市域内萤石资源丰富,点多质佳;石灰岩资源较丰富,兰溪洞源—金华双龙—洞井一带绵延约 20 千米,远景资源量超 5 亿吨;普通建筑石料各地均有分布,以凝灰岩为主。全市在开发利用矿产有 15 种,矿石采掘量 0.16 亿吨,实现矿业总产值 12.88 亿元、税金 1.7 亿元。全市共有有效勘查许可

证 10 个、有效采矿许可证 43 个, 其中市本级有效勘查许可证 1个、有效采矿许可证 6 个。森林资源情况: 截至 2022 年底, 全市林地面积 963.78 万亩,其中国有林地面积 83.96 万亩,占林地总面积 8.7%;林木总蓄积量 4530 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 61.52%,继续位居全省第 4; 国有林场 10 个,经营面积 24.19 万亩。 2022 年各类建设项目使用林地面积 1.9 万亩,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 2.83 亿元,其中使用国4有林地面积 0.39 万亩。 市区(市本级) 林地面积 168.42 万亩(国有林地面积4.87万亩,占林地总面积2.9%);林木总蓄积量693.9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 51.9%; 国有林场 2 个,经营面积 1.869万亩。 2022 年各类建设项目使用林地面积 0.32 万亩,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 0.4 亿元。湿地资源情况: 根据第二次全省湿地调查, 全市面积在 0.1万亩以上的湿地共 4 类 10 型,湿地总面积 48.25 万亩(不含水田面积,下同),其中河流湿地 17.29 万亩,占 35.83%;湖泊湿地 0.06 万亩,占 0.12%; 沼泽湿地 0.08 万亩,占 0.17%; 人工湿地 30.82 万亩,占 63.88%。截至 2022 年底, 共有国家湿地公园 1 个、省级湿地公园 11 个、省重要湿地 7 处。 市区(市本级)面积在 0.1 万亩以上的湿地有 2 类 6 型,湿地总面积 10.78 万亩,其中河流湿地 4.38 万亩,占 40.66%;湖泊湿地 0.02 万亩,占0.18%;人工湿地 6.38 万亩,占 59.16%。截至 2022 年底,共有省级湿地公园 2 个、省重要湿地 1 处。水资源情况: 截至 2021 年底( 2022 年金华市水资源公报未出), 全市总水资源量为 103.76 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1669.52 立方米; 全市 29 座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为 6.72 亿立方米; 全市总供水量为 15.71 亿立方米。

(五)金华开发区国有资产情况。企业国有资产情况: 截至 2023 年 6 月,金华开发区国有企业资产总额 1175.34 亿元、同比增长 43.2%,净资产总额 149.605亿元、同比减少 0.1%,营业总收入 11.43 亿元、同比增长 97.8%,利润总额为-2.94 亿元、同比减亏 45%,资产负债率 87.2%,同比上升 5.5 个百分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情况: 截至 2023 年 6 月,金华开发区行政事业单位性国有资产账面原值总额 45.71 亿元,净值总额36.8 亿元,负债总额 8.91 亿元。其中,流动资产 11.68 亿元,固定资产净值 7.31 亿元,无形资产 0.1 亿元,在建工程 10.33 亿元,公共基础设施 15.49 亿元。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情况: 根据 2021 年底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数据( 2022 年数据未公布),金华开发区国土总面积 43.91 万亩,其中农用地 30.12 万亩(耕地 11.77 万亩),建设用地 12.15 万亩,未利用地 1.64 万亩。截至 2023 年 7 月,金华开发区境内已发现各类矿产资源 5 种,查明资源储量矿产有普通建筑石料、地热、萤石、珍珠岩、沸石等;共有有效勘查许可证 1 个、有效采矿许可证 2 个;拥有中型水库 1 座、小型水库 19 座,蓄水总量为 1797 万立方米;林木总蓄积量 42.3 万立方米。

二、 我市国有资产管理主要工作情况

2022 年以来,市政府坚持改革创新,强化攻坚克难, 采取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 明晰市属国企功能定位、 提高国有企业综合竞争力、 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发展等系列举措,有力有效落实了国有资产管理各项工作,全市资产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国有资产进一步保值增值。 2022 年12 月, 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2021 年全市和市本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2021 年全市和市本级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 。对此,市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召集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市建设局、市资规局等部门( 单位)专题研究,要求政府系统严格按照人大审议意见, 逐条逐项对照问题清单, 一丝不苟、 扎实有效推进重点问题整改, 并举一反三、形成闭环。

(一) 聚焦国企改革, 全面提升国资国企核心竞争力。紧盯市属国企规模偏弱、竞争力不强、自身造血功能薄弱等问题,抓实重大项目建设,抓好项目对接落地,实施国企改革、整合提升等一系列举措,不断强化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及抗风险能力,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谋篇布局国资国企发展。加大调研破题力度,明确国企发展方向。 为找准破解制约全市国资国企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问题, 2022 年以来,我市多次组织市级相关部门赴深圳、厦门等地学习考察,多次召开国企市场化转型研讨会。期间形成《国企市场化转型探索成果》《市属国企市场化转型工作情况报告》《金华银行第四轮增资扩股以来经营情况的调研报告》 等系列理论成果,获市主要领导批示肯定。根据市主要领导

批示精神, 精心谋划制定我市《进一步深化推动市属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的实施方案》,为今后国企改革发展提供方向和遵循。加快整合提升力度,推动国企做大做强。 通过专班化运作、清单7化管理、闭环式督导、协同化作战,完成 19 家企业划转,完成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组建,将原先市本级国企格局由“6+2”整合为“1+4+2”,构建形成市本级国企发展新格局, 市国资运营公司、城投集团、交投集团、金投集团资产规模分列省内地市同类企业第 3、第 5、第 6、第 1。 借鉴学习成功经验,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吸收借鉴杭州、南昌等地经验,进一步完善《金华市市属企业综合考核实施办法(试行)》 及计分细则,将经济效益考核指标由功能类 30 分增至 37 分,竞争类(金融企业)40 分增至 45 分,并以经营业绩为导向,设置归母净利润、营业总收入、净资产增长率、成本费用率、劳动生产率 5 个指标进行考核,引导市属企业“与自己纵向比、与行业领先比、与竞争对手比”,高效履行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 建立市属企业综合考核季度预警机制,分季度分指标对企业各项考核工作进行评估,及时对评估排名后 10%的企业进行预警提醒,确保各项工作按时序加快推进。

二是强化整合提升,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通过专业整合、资产重组和联合运营等方式,最大程度盘活国有资产。 圆满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 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落实情况纳入市政府年度督查计划,依托专项督查,推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现高质量收官。截至目前,我市已如期完成市属国企、各县(市、区)国资国企 11 大类 45 项改革任务,相关改革成效获省级督查组高度肯定。 全面提高国企融资能力。 紧盯融资成本率关键指标,引导重点市属企业提升信用主体评级,加快构建境内外双循环一体化融资体系。 2022 年全市国有企业完成直接融资 1179 亿元,总体计划完成率 118%,其中市本级国有企业完成直接融资 150 亿元,同比增长 145%; 全市新增 3A主体 1 家, 2A+主体 4 家, 2A主体 8 家。 不断加大国企招引大项目力度。 充分发挥国资国企平台优势、融资优势,聚集大项目、好项目全力招引,为金华产业发展贡献国企力量。截至目前,市属国企招引落地 11 个项目(含产业基金引进项目),总投资超 300 亿元, 其中百亿级项目 2 个,分别为润马光伏和利维能新能源项目。出台《金华市市属国有企业招商引资项目代建回购操作指引》, 进一步规范市属企业招商引资项目代建回购行为。 持续加快竞争类企业市场化改革步伐。深化三项制度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1+3”改革政策体系,将列入改革的 80 家竞争类企业浓缩成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强一批”企业 57 家, 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 2022 年市属竞争类国有企业资产总额 164.3 亿元,同比增长 75.7%;净资产 54 亿元,同比增长 35.9%;营业收入 36 亿元,同比增长48.8%;净利润 7086 万元,净利润可比增长 70%。

三是强化履责担当,充分发挥国企战略支撑作用。 突出“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和“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工作导向,激励市属国企加快项目建设,为全市扩有效投资、稳经济大盘提供重要支撑。 服务中心有力有为。 截至 2022 年底,市属企业累计完成投资 188.34 亿元,总体计划完成率 103.8%,同比增长 31.1%。全民健身中心主体工程竣工, 金义中央大道、一环快速路(一期)快速推进,建武高速婺城段完成项目核准,金华铁路枢纽扩容改造工程节点开工,轨道交通金义线试运营,义东线首通段试运行,“三库三溪”等一批民生项目开工。 抗击疫情彰显担当。 在“4·15”婺城疫情中, 市属国企第一时间投入抗击疫情一线, 10 天建成市方舱医院, 24 天完成市区集中医学应急隔离点项目, 68 天完成市应急指挥中心业务用房建设。 助企纾困成效显著。 出台助企帮扶政策 23 条,运用多种金融工具激活实体经济发展引擎。 2022年以来, 累计减免房租 19.53 亿元,涉及租户 10.22 万户,两项指标均位列全省第 1, 相关工作得到省国资委批示肯定; 出台多项融资担保降费举措,担保费率由 1%降至 0.6%;开展稳岗就业国企专场招聘 10 余场,提供就业岗位 600 余个; 推出“星福贷”“金科贷”等系列惠民金融产品,为企业减少融资费用 4600 万元。 闲置资产盘活有力有效。 加快推动市属国企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参与全市城市更新、片区开发、低效工业用地整治和科创廊道建设等重点工作, 积极采取政府自行改造运营、与社会化资本合作等方式,盘活公园、道路、闲置资产等低效资产。 2022 年以来,市城投集团、 市交投集团分别引进社会资本盘活世贸中心商业综合体、汽车南站城市运动中心等闲置资产。 世贸中心项目自今年 2月开业以来经营持续向好, 成为浙中区域最大的商业综合体。

四是抓实国资国企监管,持续优化监管方式。不断创新监管举措。 优化完善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实现授权与监管相结合,放活与管好相统一。探索实施外派财务总监制, 研究出台《外派财务总监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和规范财务总监履职行为和工作程序。 推动市属企业全面施行预审联审制度,全面构建预审联审大监督格局,通过预审联审制度挽回国有资产损失 391 万元,协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550 万元。 积极发挥数字化监管效能。 完成数智监管系统一期开发、 投用,系统涵盖国资监管各业务版块,基本实现“一网统管”“一体联动”“一键调取”。推动市属国企累计建设行业专用类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 59 个, 其中, “二手房资金监管系统”开创全国首例线上跨行“带抵押过户”先河, “数智港区”应用获国务院国资委国企数字场景创新决赛一等奖。 持续强化资金集中管理。 在全市国资系统打造“资金池”平台, 将 400 余家国企纳入平台管理, 进一步提升资金存放使用规范性。 持续开展全市国有企业公款竞争性存放管理专项检查, 2022 年以来,累计检查市本级国企 144 家,开展定期存款竞争性存放 288 次,涉及金额 228.96 亿元;重点检查各县(市、 区) 国企 259 家,涉及金额 638.34 亿元。 持续提高内控管理能力。 督促市属企业加快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2022 年对市属企业开展财务专项审计,累计发现各类问题 31 项,提出审计整改建议 39 项;开展市属企业内控管理专项检查, 累计发现涉及重大事项决策、招标管理、薪酬管理等内控问题 12 项, 截至目前均已整改到位。纵深推进清廉国企建设。 开展全市国企反腐倡廉“全覆盖无盲区零容忍”专项行动, 2022 年培育标准型清廉国企 56 家,培育市11级清廉建设成绩突出单位 14 家,省级清廉建设基层成绩突出单位 1 家。

( 二)聚焦规范共享,提升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水平。针对审议意见提出的部分房产未完成确权等问题,由市财政局、市建设局、市资规局结合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监管职责,对相关问题进行有效整改,并举一反三,全面提升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一是优化国有资产资源配置,提高资产管理绩效。 严格资产配置预算管理。 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厉行节约、坚持过“紧日子”工作要求,推动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深度融合,严格部门预算、 各项资产配置预算以及楼堂馆所项目审核,从严控制增量,做到按标准配置。 严格专业设备配置评审。 对没有配置标准的专业设备配置, 邀请行业专家对专业设备配置必要性和功能需求进行审核,并结合市场询价,严控配置金额,最大限度提高专业设备配置审核的专业性、合理性。 严格软件资产配置管理。 按照“一地开发、全市共享”要求, 组织市财政局、市大数据局等联审部门,对电子政务类建设项目实行全市统筹规划和统一评审,从资产监管角度加强软件项目及资产管理, 有效避免电子政务类项目重复建设, 进一步提高资产管理绩效。

二是深入研究房产确权工作,着力破解确权难题。 开展摸底清查。 对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权证不齐房产资料进行再核查、再梳理,按照“供地手续不全”“原始资料缺失”等 4 个类别进行归类,全面摸清未确权房产情况。 建立协调机制。 组建由市财政局、市资规局、市建设局等部门组成的确权工作专班, 进一步明确确权办理具体流程, 全面推进确权工作。 组织市建设局对未办理产权登记项目开展主体结构鉴定、消防安全评估,完善对既有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加强政策研究。 将确权资料补办区分为土地、规划、质检、消防、竣工(图纸)等 5 个方面, 依靠专班力量全面开展政策攻关。 将原 2 类 18 项确权必要项精简至 2 类 6 项,进一步扩大资料容缺清单,缩减资料补办程序。 组织确权办理。按照“一宗一策”思路, 对未确权房产逐项制定解决方案。 2022年以来, 我市已协调解决市公安局、市教育局、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等 6 家单位 51 宗面积合计 20 余万平方米的房产权证办理工作。

三是加强国有资产整合盘活利用,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加大存量资产利用和调剂共享力度。 加大闲置通用设备资产调剂力度。 坚持“先调后购”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公物仓作用,对闲置资产进行调剂,推进资产共享共用,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2022年全市利用公物仓向部门( 单位) 、临时机构及工作专班等调剂、借用资产 5365 件,账面价值 2198 万元。其中,市本级公物仓调剂资产 1260 件,账面价值 506 万元。 加强闲置经营性资产盘活。组织梳理市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性和闲置房产土地等国有资产,实施公开处置。 2022 年, 全市经营性资产盘活处置收益 48.76 亿13元,停车位特许经营权转让收益 30.07 亿元。其中,市本级资产处置收益 1358 万元。 加强闲置资产出租管理。 进一步规范审批流程,完善闲置房产公开招租程序,提高资产出租收益。 2022年全市闲置房产出租收益 9022 万元,其中市本级 4781 万元。 开展低效无效资产处置专项行动。 组织开展低效无效资产清理,制定低效无效资产处置任务目标,并按照权限开展处置。 2022 年全市共完成 294 项低效无效资产处置,收益 7908 万元。其中,市本级 45 项,收益 345 万元。

四是推广户外资产云上监管,提升资产精细化管理水平。 将市公安局高速交警支队作为先行试点单位,在全省首创户外资产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对户外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监管。 以“小切口”为切入点,创新户外资产监管新模式。 针对户外资产管理盲点、难点等问题,积极探索户外资产监管新模式,构建户外资产数字化管理平台,对户外资产配置芯片标签,建立“一物一卡一码一芯”资产唯一“身份证”,创建户外资产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实现户外资产监管“一张图”、资产数据“一个库”、资产使用“一键通”、资产清查“一码通”,全面提升户外监管水平。 2022 年完成金华全域 8 条高速公路 410 公里路段 2000 多件固定资产的数字化场景建设,实现户外资产底数“一张图”管控。 实现全域高速公路 296 个点位 2000 多件资产由原先人工盘点耗时 1 个月缩短至 2 天,准确率 100%。 以“全员管”为着力点,强化资产管理内控制度建设。 完善内控制度体系,修订《金华市本级行政事业单14位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操作指引》,推进部门(单位) 健全资产内控管理制度。深挖资产云 2.0 系统应用功能,将资产内控制度内设于软件各环节,结合浙里资产移动端创建“资产云助手”,实行资产管理业务“掌上”办理,实时跟踪资产使用状态,一键查询个

人名下使用资产情况,实现“人人都是资产管理员”。

五是聚焦惠企利民,积极开展公房租金减免。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稳经济、助推市场主体平稳健康发展要求,积极开展租用国有经营性房产房租减免行动,全面组织政策宣传,明确减免范围时限,灵活操作方式,及时落实到位,让承租企业、商户第一时间受益。 2022 年,全市共减免公房租金 6686 万元,惠及 1622 户承租户。其中,市本级减免租金 1589 万元,惠及 310户承租户。

(三)聚焦提质增效,优化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监管。市政府将国土空间结构与布局有待优化、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不充分等问题纳入季度实干争先晾晒比拼内容,并作为今年全市重点工作任务加快推进破解。

一是强化要素精准保障,主动服务中心大局。重大项目保障争先进位。 全市 150 个交通能源水利项目列入省级项目库,涉及稳耕 6.19 万亩,规模全省第 1; 15 个重点项目列入国家保障清单,面积全省第 3; 21 个项目列入省百大清单、数量全省第 3,

面积 2.7 万亩、 规模全省第 1。 资源要素支撑稳进提质。 2022 年,全市争取建设用地指标2.5 万亩,建设项目征占用林地1.88万亩,15均为全省第 1; 省稳进提质经济报表资规要素保障达成率 99.9%,居全省第 2; 全市新增建设用地审批 2.9 万亩, 居全省第 3;

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 6.35 万亩, 居全省第 3。出台全省首个地热矿和矿泉水矿产管理办法,出让婺城雅畈镇南干、东阳南市街道梨枫矿地综合“标准矿”,年产建筑石料规模 2500 万吨。 集约利用全面提速。 划定 40 万亩工业红线,确定 10 个重大制造业平台范围,规划总面积 156 平方公里,空间拓展率 34%,重构“2+4+X”产业集群。出让工业用地 1.8 万亩,规模全省第 1。全面开展“4+1”低效工业用地专项整治,形成“1+5+7+X”体系。聚焦集中连片整治,拆除形成 200 亩以上单宗地块 24 宗。完成城镇低效用地再

开发 2.77 万亩,完成省年度任务 533%。我市连续三年被评为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先进单位,并获 2022 年度省政府正向激励。

二是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将习近平总书记“金华中心城市形态是组团式城市群的形态”重要指示精神贯穿工作始终。 不断健全规划“一张图”。 《金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2021—2035 年)》确定市域构建“一轴聚合、两带联动、组团崛起、全域和美”的国土空间格局。规划同步在布局优化上下功夫,在落实三条控制线管控的基础上,划定历史文化等其他控制线,彰显婺州特色的魅力空间。 不断健全规划“一本账”。 形成 2023 年度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计划,启动金华国际陆港专项规划编制,深化金义都市区规划、金义一体化规划毗邻区研究,金义空铁枢纽经济区规划、金兰武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形成初步方16案。市区开展控规编制 21 项,其中江南核心市政府区块、羊尖山单元、多湖单元金融中心地块控规已批复。 不断健全规划“一条链”。 启动金义都市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规定立法,健全规委会工作机制及“行政管理+技术管理”的“1+1”规划审查机制,进一步发挥总师团队作用,推进驻镇规划师全覆盖。

三是统筹划定“三区三线”,引导资源合理配置。 严格落实上级有关指标要求,统筹划定三条重要控制线,作为未来开发建设的底线约束。 2022 年 9 月,我市“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经自然资源部审核通过,作为建设用地组卷报批的依据。本轮划定中,我市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1262 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 11.5%;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2555 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 23.4%;划定城镇开发边界 973 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 8.9%。我市城镇开发边界内新增城镇建设空间规模 163 平方公里,新增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99.3 平方公里,调出稳定耕地 185.2 平方公里,为发展预留了充足空间。同时,在“三区三线”划定中,我市注重有限增量配置效率,引导空间要素配置向重点片区、重大平台倾斜,推进区域发展,强化毗邻区规划统筹协同发展,全市新增城乡建设用地指标 50%向金义主轴聚集,市区新增城镇建设空间 60%向金义新城、华东国际联运港、科创平台等八大重点平台倾斜。

四是实施国土用途管制,做好内涵式发展文章。 建立空间管控体系,统筹用地布局,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品质之城。 全力抓好做地机制改革。 做深要素谋划利用全链条,突17出土地赋能和供给侧转型。市区以总体城市设计为指引,谋划“五瓣聚心”三江六岸核心板块、北山传统文化、南山田园牧歌等十大板块设计深化和落地建设,推动文旅康养地产、片区综合开发和 TOD 综合开发,助推市区能级提升。 全面加强重点风貌管控。完成金漪湖、婺城新城区片区城市设计评审,加快推进双溪西路两侧、师大创新城、金满湖片区、尖峰山山前等 5 个城市设计。高起点、高质量把关浙中国际金融中心、金义国际交流中心、中心医院新院区、金创绿谷等重大项目,制定邻里中心配置标准及项目库初步方案,打造金华品质名片。 迭代综合整治新机制。 市级建立土地综合整治“5 个 1”工作体系,按照“全市谋划、县域规划、片区计划、项目整治”总体思路,构建“3 类 5 区 13 片”整治布局,推进东阳、义乌、永康 3 个省级试点项目,新谋划第二批8 个试点。压茬推进低效工业用地整治,完善全市工业控制线划定方案,制定工业控制线管理办法,守牢 40 万亩“基本盘”。加快推进六城十平台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婺城、永康、武义、磐安完成控规编制。市区实施工业项目投资建设合同,健全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规范工业用地带建筑物出让,提升二次利用效率。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我市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审议意见,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配置管理,强化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不断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推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金华“打造国际枢纽城、奋进现代都市区”作出更大贡献。

(一)推动国资国企更高质量发展。 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提高思想站位,把握好国资国企发展宏观形势,谋划国资国企长远发展目标,引领改革发展正确方向。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优化国资布局,实现重眼前向重长远转变。 加快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推动市属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的实施方案》,在前期市属企业整合提升基础上,根据企业战略功能定位、产业特点、进一步调整优化企业的主责主业,全面构建“每个集团 2—3 个主业和 1—2 个新培育产业”的产业体系工作目标。加快企业内部整合,推动各级企业做强做优主业产业链条,重点推进市城投集团、市交投集团下属子企业整合工作。加快市场化转型,引导各集团在坚持产业驱动的同时,加快资本驱动步伐,通过上市运作、参与招大引强、围绕产业链强链补链开展并购重组等各种举措,提升资本运作效率和经营收益。引导推进各市属一类企业分别培育一家具备上市条件的公司或完成一家优质上市公司的并购。 二是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培育企业发展动能,实现从重平台向重市场转变。 全面深化经营机制改革,深化市属功能类、公益类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变。深化集团总部“去机关化、去行政化”专项治理行动, 2023 年完成 40%、 2025 年底全面完成经营性亏损企业清理整治。有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2025 年前,每家市属国企选取 1—2 家具备条件的子公司完成“一企一策”混改。督促企业19完善内控体系建设,根据轻重缓急设计制度和流程,建立涵盖单位的决策层、执行层、作业层等各层级的全员全过程内控体系。三是健全优化公司治理,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实现重公平向重效率转变。 加快推进董事会改革,聚焦董事会建设、国企领导班子建设、国企市场化选人用人三个方面,出台《金华市市属国企外

部兼职董事选聘和管理办法》《金华市市属国企外部兼职董事考核管理办法》,试点聘请部分优秀民营企业家、高校专家、律师等担任外部兼职董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推行分类分层考核,按照“一企一策”制定考核目标清单,构建“1+2”考核评价体系,

推行集团董事长之间、经理层成员之间、子公司负责人之间考核结果强制排名, 实行考核结果与薪酬待遇、进退留转紧密挂钩,各集团主要负责人首末位之间绩效薪酬差距不低于 20%。 四是优化国资国企监管机制,做好各类风险防范,实现重管理向重治理转变。 制定出台《关于加强金华市市属企业采购管理的指导意见》,预防整治招投标领域重点突出问题。探索实施外派财务总

监制, 2024 年底前在市属国企逐步实行外派财务总监制,明确和规范财务总监的履职行为和工作程序。继续开展财务专项检查,开展固定资产清查。强化投资项目全过程监督,加快设立项目审价中心,出台管理办法,专职履行国企项目估算、决算、结算审核复核,参与国企项目可行性研究评审,配合指导企业开展建设项目绩效评价等职能。

(二)优化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配置管理。 一是完善管理制20度。 对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浙江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结合金华国有资产管理实际,对资产使用、处置、配置等管理办法进行全面修订,不断健全完善资产管理制度体系,着力构建安全规范、节约高效、公开透明、权责一致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为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提供强有力支撑。二是开展数字化改革。 认真抓好资产云 3.0 系统迭代升级试点工作,组织试点实施,加强业务流程重塑,监管手段提能升级,提

升精细化监管水平。深化应用资产云助手和户外资产监管应用,在市高速交警支队试点基础上,在全市全面推广,持续提升户外资产监管水平。创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信息数据作用,深挖资产管理系统功能应用,打通采购、资产、核算、非税收缴等环节的数据共享链路,从资产购置、使用、处置及收益收缴等全流域监管,解决资产生命周期管理断层、经营性资产信息不畅等痛点。 三是严格配置管理。 加强资产配置预算管理,强化资产配置绩效评价,发挥公物仓资产调剂作用,减少资产闲置浪费。加强软件资产配置管理,结合资产云 3.0 平台建设,组织开发软件资产监管系统,建设电子政务项目在建项目库,对电子政务项目从购置审批、项目验收、登记入账、使用处置各环节,实施全生命周期监管。 四是加强盘活利用。 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利用、调剂共享存量资产,以存量调控增量,推动解决资产重复配置、闲置浪费等问题。加强办公用房整合盘活和经营性资产盘活处置,严控楼堂馆所新增项目审核,切实提高资21产使用效益。

(三)强化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 一是精心谋划土地综合整治。 以提升耕地整体质量、解决耕地碎片化为重点,全面开展农用地整治和优化提升,统筹推进“百千万”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后备资源开发、耕地恢复等农用地综合整治,进一步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空间“四位一体”提升。按“1+ 5”模式,聚焦“增存挂钩”机制,对标省节约集约用地指标,优化市级考核跑道,激发各地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动力。 二是统筹完善全域规划体系。 聚焦激发金义主轴新活力,以“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启用为基础,加快推进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着力以主轴大提升引领组团大发展。聚焦建设金华国际陆港枢纽新样板,紧盯“两核三区多平台”,围绕枢纽经济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启动《金华市陆港建设专项规划》,全面梳理金华陆港现状建设情况,明确金华陆港定位。建立规划编制“一本账”,加快编制重点规划 84 项,开展综合交通、公共服务等 9 大类 28项专项规划编制。 三是精细抓好资源要素保障。 继续紧盯重大项目,做大指标总量,发力挖潜增量,建立健全新增指标与盘活存量奖励挂钩机制,倒逼激励各地加大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力度。 结合城市更新, 科学编制土地出让计划,加大“小”而“精”的成熟优质地块供给,提高民营房企拿地比例,活跃土地市场。强力开展工业用地供应工作, 2023 年全市拟实现工业用地做地 2 万亩,22动态保持工业用地净地 5000 亩, 时刻确保“以地等企”。 四是擦亮共同富裕新底色。 实施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推进天然林保护与公益林管理并轨,严格湿地资源开发利用监管,保护市域“一心三片八廊”全域生态格局。编制《金华市全域文旅康养专项规划》《金华双龙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打造文旅康养新格局。以重点项目为抓手,支持武义、磐安、浦江、兰溪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指导婺城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建,实施金华山、方岩山、大盘山等省级名山公园提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