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义县人大常委会全面加强人大代表队伍建设,紧扣代表工作“四建设两提升”要求,出台《县人大代表履职考评实施办法》等文件,推动代表在履职岗位和本职岗位上双岗建功、争先示范。
一是多元化优培训,让双岗建功有根基、有底气。建立健全代表培训机制,多元化开展履职培训,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聚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专题学习。定期邀请县人大代表走进人大代表联络站点接待群众,常态化开展宪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知识、议案和建议撰写等人大代表履职相关工作业务及相关综合培训。县十七届以来每年举办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创新设立“代表课前述职”环节,邀请人大代表在上课前结合自身工作岗位和履职经历进行交流学习,目前已有32名县人大代表进行课前述职。
二是规范化建品牌,让双岗建功有平台、有支撑。开展19个乡镇(街道)、开发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一乡一品牌、一站一特色”创建活动,构建一体联动的“1+4+19+N”代表联络站架构体系。常态化开展代表“亮身份”“进网格”,建立“一码双到”机制,代表全员到联络站和选区所属网格报到亮代表码,联系群众参与服务。目前,群众通过扫代表码等方式累计反映民情民意1878件,办结1792件。积极推广使用代表“活动码”,今年以来,共计发布活动740条,收集代表建议意见超千条,实现了代表履职动态可感、量化可评。贯彻“双联”要求,出台“双联系四联动”规范性意见,推动国家机关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通过“夜话民生”“代表周三轮值坐班”等方式落实“两去两回”机制,推动代表走进田间地头、深入企业车间,把收集到的民意建议转化为人大监督议题,厚植人大工作民意基础。
三是体系化强活动,让双岗建功有抓手、有实效。制定代表“双岗建功”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活动主题、工作流程、考核评价等环节,引导代表发挥特长、建功立业。将“后陈经验”源头自治的理念融入代表履职,发挥代表来自人民、根植人民的优势,开展“代表进站化矛盾”活动,去年以来县乡人大代表累计参与调处矛盾纠纷686起,其中有效化解了桐琴镇历时27年的房屋纠纷遗留问题。以缩小“三大差距”为主攻方向,构建代表联户、代表联帮、代表联督、代表联动、代表联调的“五联”工作体系,一方面发挥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围绕共同富裕建设中普遍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人大意见、发出人大声音。另一方面发挥代表“领头雁”作用,推动从“一人富”到“一村富”再到“一域富”,该工作得到省人大常委会领导批示肯定。
(武义县人大办 陈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