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评议,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既是人大贯彻实施监督法、依法实施监督的重要形式,也是进一步增强监督实效,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公信力、执行力,服务社会发展大局的有效手段。2024年12月19日,赤松镇人大主席团开展人大与政府“面对面”暨赤松镇政府工作评议活动,这是乡镇人大实施监督的一次有益探索,也取得了预期效果。
一、准备充分,夯实评议工作基础
根据宪法、组织法、代表法等相关法律的有关规定,经金东区人大常委会认可和赤松镇党委会研究同意,赤松镇人大大胆尝试了对镇政府及人大选举产生的副镇长依法开展面对面工作评议。
在活动筹备过程中,确定参与活动代表以镇人大代表为主,市、区人大代表为辅;准备了书面印发的政府工作报告与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今年2次人代会上的代表建议汇编册;还设计了针对政府和个人的2张评议表,由代表分别从依法行政、精神面貌、民生实事办理、建议办理和特色亮点工作等5个维度进行赋分评价。考虑到评议对象的接受度,赤松人大提前与副镇长们逐个进行沟通,争取心理上、行动上对人大评议活动的支持,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二、营造氛围,把牢评议关键环节
为了使活动保持良好氛围,在赤松人大联络站评议活动现场,桌子围成了一圈,政府、人大面对面就座。没有单独的报告席,政府班子成员面对20余位代表也能避免过大的心理压力。在代表口头评议环节,主持人以幽默诙谐的语言专门引导:代表代表,能“代”会“表”,作为代表要积极参与评议发表看法;评议评议,既“评”又“议”,政府做得好的要予以肯定、不足的要敢批评提建议。现场气氛严肃又活泼,沟通互动热烈,有效保证了活动预期。
口头评议环节,代表们不作掩饰,直接发话,以事实为依据,不信口开河。书面评议环节,代表们结合书面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政府班子成员的述职情况,参考身边群众的反馈,实事求是进行等次评价和赋分,有效保障了活动预期。
三、及时反馈,确保工作闭环实效
人大与政府负责人面对面,通过人大代表的评议,关注民生、反映民意,主要目的是让政府和班子领导接受人民监督,有效帮助政府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完善政府系统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为民服务水平。为更好实现这一目标,赤松人大在信息反馈这一环节也着重作了文章。
首先是现场反馈。副镇长对民生实事和代表建议办理情况进行报告和说明;人大代表就相关工作进行提问,现场反馈是即时有效的。对于人大代表,通过评议活动深入了解副镇长分管领域和工作开展情况,对政府工作多一些理解;对于政府负责人,通过走近代表走近群众,消除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其次是会后反馈。书面评议结果,赤松人大在统计汇总后第一时间向赤松镇党委和副镇长个人进行了书面反馈。及时的信息反馈,让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个人了解代表评议情况,在激励前期成效的同时,更好督促今后工作的开展,使活动实现良性互动,形成“闭环”。
(金东区赤松镇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