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座谈会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座谈会在杭召开 陈玲玲在会上作交流发言

日期:2024-12-23 11:12:41 来源:​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浏览量:​
分享: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和备案审查工作的决策部署,推动我省地方立法高质量发展,12月20日上午,全省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座谈会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座谈会在杭州召开。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陈金彪出席并讲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光君主持会议。

陈金彪指出,基层立法联系点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扩大立法参与的有效途径。省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制度机制,推动我省基层立法联系点结构布局更加优化、建设运行更加规范、方法载体更加有效、功能作用更加丰富,取得积极成效。要全面贯彻党中央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的部署要求,准确把握基层立法联系点反映民意、参与立法、助推实施、普法宣传的职责定位,坚持高站位推进、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守正创新做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一是构建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各级人大常委会及专(工)委、省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对联系点建设的支持和指导,强化要素保障,推动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完善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不断健全法规解读、意见收集、分析研究、综合反馈等制度,实现人民群众便捷参与,意见建议快速通达。三是健全贯通融合的工作体系。强化三级立法联系点的协同,推进立法联系点与代表联络站阵地共建、功能共融,推动联系点工作融入基层治理体系。四是筑牢坚实有力的工作保障。加强规范化建设,打造专业化队伍,强化数字化支撑,让民意收集更加高质高效。

陈金彪强调,备案审查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监督制度,是保障宪法法律实施、维护国家法治统一的重要制度。全省各级人大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有关要求,强化党的领导、健全制度机制、提升履职能力,取得积极成效。继续做好我省备案审查工作,一要深入贯彻全国人大常委会相关决定和省条例,深刻认识到备案审查是保障宪法法律实施、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根本安排,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面履行人大职权的重要内容,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有效途径,是健全省域治理体系、提升行政监察司法效能的关键抓手。二要紧扣“有件必备”,构建全面覆盖、职责清晰、规范高效的工作机制,紧扣“有备必审”,完善专(工)委初步审查、法(工)委综合审查、第三方辅助审查的工作格局,紧扣“有错必纠”,做到坚守法治统一、支持改革创新、回应社会关切的有机结合。三要进一步完善报告制度,健全联动机制,提升履职能力,强化数字赋能,扎实推动我省备案审查工作创新发展。

会上,宣读了省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名单并授牌。金华现共有三家省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即义乌市人大代表联络总站、金华市婺城区白龙桥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和金华市金东区东孝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其中,东孝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为本次新增。

金华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陈玲玲在会上作交流发言。她指出,近年来,金华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的重要部署,认真落实省人大常委会有关要求,坚持“建、管、用、评”闭环发力,突出示范带动、机制牵引、融合发展,扎实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体系化标准化建设。一是强化三级联建,点面结合抓规范。优化点位布局、突出多元覆盖,构建“1+2+16+N”工作矩阵;注重示范引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联动开展立法意见征集,形成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创制“六有”标准,聚焦“软硬件”配置,有力推进联系点规范化建设。二是强化三大作用,功能聚合重实效。创新制定全省首个设区市地方立法工作规范,构建“三张清单一图一平台”核心指标体系,将基层立法联系点逐个编入年度立法项目,积极引导联系点上报“金点子”。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和人大代表联络站阵地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推,与浙江师范大学地方立法研究院建立协作机制,发挥高校专家、立法咨询委员等智库优势,依托数字化平台实现意见征集“零距离”“全天候””。把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有机融入基层治理大网格,为促进基层社会治理添砖加瓦。三是强化三个支撑,夯基固本增活力。组建了4万余人的信息采集员队伍,明确每位采集员联系不少于20名基层群众,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通过举办会议、定期培训、视频观摩等方式,搭建实训实战工作平台,提升队伍专业技能和参与活跃度。制定考评激励办法,常态化向提出高质量立法建议的单位和个人颁发“立法建议采纳证书”,对连续2年考评“不合格”的予以摘牌,激活联系点建设的“一池春水”。

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省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各工作委员会负责人,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各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人,以及各设区的市法(工)委、各基层立法联系点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来源:浙江人大 金华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法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