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县大溪口乡人大:书写乡村振兴履职故事

日期:2024-11-07 15:57:50 来源:​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浏览量:​
分享:
     

近年来,武义县大溪口乡人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和中央、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县人大常委会工作部署,精心打造“溪农代表促政”人大工作品牌,服务乡村振兴。

健全运行机制,推动人大工作更加规范。一是健全组织体系。贯彻落实省市县人大工作要求,在乡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设立人大工作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确保“有人干事”;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有钱办事”;人大代表联络站“下楼出院”,移至人流量最多的三联超市边,确保“方便议事”;出台乡人大主席团议事规则、乡人大“两支队伍”建设实施意见等5项工作制度,确保“按章理事”。二是健全协同体系。乡人大工作纳入乡党委年度总体工作安排,乡党委每年两次听取和审议人大主席团工作报告,推动乡人大工作紧贴党委意图、紧跟党委步伐。健全人大主席列席乡党委会议和参加乡政府重要活动制度,推动乡人大工作走深走实。三是健全专业体系。开设“溪农”代表微讲堂,紧扣三个“一号工程”定期开展代表培训交流,培养新时代“五型代表”,提升代表履职能力与水平。

畅通民主渠道,推动民意表达更有温度。一是优化布局联络站点。围绕“联、商、督、促、智”五大功能,打造“1+1+2”联络矩阵。在乡政府所在地设立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同时,在户籍人口最多的溪口村设立人大代表工作室,在全域搬迁人户最多的溪岭脚村、距离乡政府最远的竹翠村设立乡人大代表联络点。45名人大代表常态化进站,开展理论政策宣讲、选民接待、民意征集。二是民主议事线上归集。利用基层单元数字化平台,公开“联络站码”“代表码”,群众扫码即时反映问题,代表线上24小时接访,实现代表与群众双向联系零距离全天候、民意处理全闭环、民情民意数据全归集。两年来,已收集办理民情民意189件,满意率98.04%。三是意见征集“山外同频”。在乡党委政府推行重要工作或重大政策出台前,主席团组织代表赴昆山、上海等“超市能人”集聚地征求意见建议,鼓励在外家乡人为乡发展建言献策,发挥代表上传下达、畅通民意的桥梁纽带作用。

强化代表履职,推动乡村振兴更有质效。一是绘好山区发展路线图。围绕乡党委“振兴古村”的重点工作目标,连续三年向县人代会提交了“推进山区空心村集聚搬迁”“探索古村落农文旅融合发展有效途径”等重点建议,推动山下鲍及周边古村集中连片保护利用。今年,山下鲍、桥头村成功入选省美丽宜居示范村,争取到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省级资金400万元;成功举办“水墨古村-山下鲍”全国摄影展;吸引90后青年回村创办“在山下”民宿小院,国庆期间刷屏自媒体。二是办好人民群众关心事。精心设计载体,以主题接待、调研视察、代表问政等多种方式,收集办理好群众关切的民生事。如针对环境整治,代表们带头表率,实现门前屋后“三包”,开展乡村风貌提档专题督查,将群众的“有用之言”转化成代表的“有益之策”,落地成乡政府的“有效之举”,工作成效被《农民日报》肯定报道。三是广泛联系促发展。发挥代表懂政策、知民情、联系广泛的优势,带动村级发展。成功引进平丰农业香菇种植项目,现已投入自有资金230余万元,建成“共富大棚”51个,带动121位村民年增加收入80余万元。

(武义县大溪口乡人大  金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