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兴婺剧 婺韵赋美——全市各地掀起《金华市婺剧保护传承发展条例》贯彻热潮

日期:2024-11-12 17:22:55 来源:​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浏览量:​
分享:
     

2024年5月1日,全省首部关于地方戏剧保护传承的地方性法规——《金华市婺剧保护传承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

条例实施以来,全市上下积极行动、深入贯彻,持续不断为婺剧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特别是近期,根据《条例》第九条规定“每年11月3日所在周为婺剧宣传周”,全市各地都刮起了“婺剧旋风”,充分展现了婺剧这一古老剧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也不断提升婺剧保护的合力和婺剧文化的影响力。

金华市首个婺剧宣传周系列活动于11月2日在中国婺剧院拉开帷幕。期间,陆续举办婺剧惠民免费演出、全省婺剧戏迷演唱邀请赛、婺剧斗台演出、“国潮婺剧”文化集市、“好戏连台”婺剧坐唱班展演、专场演出等活动,不断助力擦亮婺剧“金名片”。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姜玉芳、金文胜参加相关活动。

婺城区认真宣传贯彻落实《金华市婺剧保护传承发展条例》,相关部门深入社区、学校、乡村等开展各类宣传活动,详细解读条例有关内容。今年共计开展送戏下乡演出活动100余场;连续举办两期婺剧经典剧目课程教学培训班;成功举办“法兴婺剧 婺韵赋美”系列演唱活动、“爱上婺剧”婺城区第三届少儿美术大赛及获奖作品展、“法兴婺剧 婺韵赋美”婺城区第五届乡镇街道婺剧“坐唱班”大赛等特色品牌活动,在全区形成爱婺剧、学婺剧、演婺剧、传承婺剧的良好氛围。

金东区于10月28日至11月3日开展首个婺剧宣传周系列活动,着力打造“1248”活动体系。围绕“婺剧赋能增长极 艺术点亮新中心”一个主题,聚焦人大专题视察、机关专场演出两个专项,突出婺剧艺术传播推广、主题展示展演、场景参观体验、文宣品牌打造四个方面内容,开展婺剧骨干培训班、“我们的村戏”大赛决赛、“坡阳印记·戏舞流年”婺剧新戏线下选角等八项具体活动,进一步强化“法兴婺剧”的思想共识,浓厚“爱婺剧、学婺剧、唱婺剧”的社会氛围,促进《条例》在深化细化常态长效实施。

东阳市于10月中旬开展“东阳好戏”婺剧立法宣贯系列活动,围绕梨园风采戏韵展演、梨园争艳赛事对决、梨园探秘立体奇妙游三大主题积极宣传贯彻落实《金华市婺剧保护传承发展条例》。开展戏曲艺术展览和戏曲知识讲座,向市民群众展示剧本、戏服、道具、剧照等珍贵展品,提高公众对婺剧的认知。举办各类戏曲艺术表演、比赛、“城市婺光”戏曲快闪路演等活动,以年轻新颖的方式为婺剧艺术注入全新活力,助力推动全民了解婺剧这一古老文化艺术。

永康市立足婺剧发展的传统特色优势,抢抓《条例》出台机遇,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永康婺剧事业发展迈向新台阶。先后举办婺剧促进会年度成果展演会、“我们的村戏”清风雅韵——永康市首届婺剧戏迷大赛、“婺韵流芳”永康市婺剧摄影大赛等活动,原创婺剧小戏《追凤》获省婺剧小戏精品展演民营组“最佳剧目”奖、省群众戏曲小戏大赛金奖等荣誉,江南街道成功入选第四批“浙江省戏曲之乡”。9月,组织开展了“丽州呈美·婺韵流芳”——《金华市婺剧保护传承发展条例》宣贯活动,活动期间每日开展婺剧优秀剧目展演,还举办60年代婺剧妆面服装图片展、婺剧摄影展览等活动,持续弘扬婺剧文化,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武义县历来重视婺剧传承发展,戏曲文化底蕴深厚。今年以来,武义县深入贯彻落实《金华市婺剧保护传承发展条例》,积极培育“婺剧特色村”,召开“法兴婺剧”婺剧座谈会凝聚社会各界合力,大力推动文艺精品创作,昆曲小戏《西村“皇太后”》获得浙江省第十二届群众戏曲小戏大赛银奖。同步推动婺剧“进校园”“进村社”,1人喜获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奖,2人喜获浙江省少儿戏曲“小金桂”奖。累计开展送戏下乡演出活动206场,观摩人次逾12万,婺剧传承氛围浓厚。

(吕   婕、综合各地人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