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兰溪市游埠镇人大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为遵循,树牢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以打造人大“游”字工作品牌,全面夯实基层民主前沿阵地,助力古镇文旅融合、蝶变发展。
一是聚力古镇发展发挥职能优势。把牢古镇发展“主线图”。游埠镇是“浙江四大千年古镇”,素有“钱江上游第一埠”的美誉。不同于现在的游人如织,前几年游埠古街还是冷冷清清,文旅工作亟待破题。2015年游埠镇党委决定规划开发文旅建设,镇人大紧跟节奏步伐,在镇人代会上专题审查《兰溪市游埠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坚定古镇保护开发3年打基础、3年抓提升、3年促蝶变的建设规划思路。定好文旅发展“关键事”。兰溪市委常委会连续两年下沉游埠召开会议,就如何推动游埠文旅高质量发展进行系统部署。镇人大发挥讨论决定辖区内重大事项的职能作用,作出《关于进一步推进游埠古镇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持续深耕“早茶”和“摄影”两大IP,助推游埠创成省5A级景区镇。今年上半年,景区游客接待量超167万人次,同比增长21%,保持“江南第一早茶街”火爆态势。开好文旅主题“共商会”。每年镇人代会,古镇文旅发展都是热议主题,游埠镇人大将代表建议和审议的重点事项列为年度人大工作计划。以基层单元为依托,落实人大核心业务5+36+X+Y“主题+问题”下沉机制,围绕古街建设等24个主题开展进站活动,推动解决外立面改造、违章拆除、游埠溪清淤等问题80余个,持续营造“为游埠干事”的浓厚氛围。
二是坚持民呼我为增进群众福祉。“游您来提”,拓展民意收集通道。在代表联络站内设置暖心角,零距离接待来往居民游客,并提供茶水、歇脚等暖心服务。建立“景区微实事立办制”,在景区及村社人流集聚点,设置代表码“随手拍”实现游客反映问题快交快办,推动解决老街电力负载、游客停车难等堵点问题50件次,新建智慧停车场等基础设施9个。“埠头说法”,搭建民需服务桥梁。组建“埠头说法宣讲团”,制定年度宣讲计划表和参与立法工作计划表,创新宣讲方式,用朴实话语让普法宣讲飞入寻常百姓家。邀请部门现场讲法,联合基层司法所开展“普法进景区”系列活动,为群众普及妇女权益保护、农民工工资支付、民法典解读等法律知识。“喝茶话事”,打造民智汇集平台。设置茶余饭后“打卡地”等6处喝茶话事场景,按照“一月一主题”定期邀请辖区居民、人大代表及镇党委、政府相关负责人进驻,在喝茶聊天、沟通感情中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活动开展以来,收集整合延伸游玩风景线路等建议120余条,推动打造“早茶2.0”版,早茶店从16家增加至38家、民宿从36家增加至87家。
三是强化靶向发力擦亮文旅标识。做实“跟踪”文章。在游埠“摄影IP出圈”之初主打“白鹭摄影基地”,镇人大监督护航生态建设,就白鹭生态基地自然保护区、游埠溪流域环境治理等主题,持续组织开展监督,推动成立兰溪白鹭保护驿站,实施游埠溪改造及水质提升、景观堰坝提升等工程,助力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发挥“专业”作用。持续深化“四建设两提高”代表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双岗建功—一路游你”代表主题活动,发挥代表专业优势,充分挖掘摄影文化资源,推动举办郎静山摄影艺术周、海峡两岸摄影活动周,持续放大游埠摄影文化的传播效能。推动代表古建认养,坚持“微改造、精提升”的原则,使古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打造“共富”生态。强化刚性监督手段运用,定期开展“代表问发展”活动,创新实践“问题清单+整改清单+销号清单”全链条监督模式,推动审议意见从“办理回复”向“办理落实”转变,助力古董相机博物馆、摄影之家相继落地,助推引进半壁江山、安若民宿、旅拍等精品业态,带动新增就业岗位1000余个,推动文旅富民产业越做越大。
(兰溪市人大办 游埠镇人大主席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