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县白姆乡人大立足人大职能,积极实践探索,围绕党委“茶药康养庄园,山水生态白姆”的发展目标,以“突出优势、强化特色、创新机制”为抓手,深化“百草助力共富,打造金牌保姆”人大工作品牌,助推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强村富民取得新成效。
一是保政策,全方位问诊发展之困。依托白姆乡中药材发展优势,紧扣党委政府中心任务,主动融入大局,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中药材产业发展根基,在乡人大十八届五次会议上,全体表决通过《白姆乡关于加快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决议》,持续深化“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扩大中药材竞争优势。聚焦中药材企业的“急难愁盼”,结合专题询问、视察调研等“组合拳”,针对寿仙谷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代表及相关办公室开展专题调研,向乡党委政府提出意见建议2条,助推申报工作精准破题、加快进度。
二是保流程,全链条走顺发展之路。聚焦中药材项目落地见效,将2024年道地药材全产业链乡村振兴综合试点项目列入人大年度重大视察监督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90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提供就业岗位 300 余个,帮助周边农户增收近千万元,项目固定年收益 155 万元,其中90%将用于帮扶全县 5 个乡镇低收入农户和 10 个村集体。乡人大根据项目推进计划,参与项目关键节点,听取项目进度汇报会4次、参与项目政策处理3次,了解项目推进存在的问题,助推项目按期推进。聚焦品牌联建,助推白姆乡无花果纳入结对单位产业流通体系。乡人大组织代表多次到东孝街道开展走访调研,建议引进无花果项目,带动金坛村、白姆村、麻阳村建设无花果基地,面积50余亩,利用东孝街道无花果品牌优势,直接将白姆无花果纳入产业流通体系。
三是保人才,全要素夯实发展之基。聚焦“药农”培训,深化人大代表中药材种植指导小组建设。与寿仙谷合作开展白姆乡“产业兴乡 携手共富”,持续扩大对农户的种植技能培训,因地制宜围绕黄精、杭白菊、绞股蓝、无花果种植技术开展专题培训10余次,培育白姆村杭白菊种植20人,伍家坞绞股蓝种植25人,八百村三叶青种植18人,无花果种植60余人,种植面积达300多亩。聚焦农户增收,通过“共富工坊”平台,每年发布定向招工信息,开展技能培训,帮助9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3万余元。
(武义县白姆乡人大 童晓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