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市人大:以监督之笔绘就碧水清流新图景

日期:2024-10-28 17:36:25 来源:​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浏览量:​
分享:
     

兰溪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水”对于兰溪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守水护水是兰溪的首要政治责任。兰溪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心系兰溪高质量发展大局,聚焦守水护水这一主题,围绕水环境治理、水安全保障、水生态保护等方面,发挥监督职能作用,以监督之笔绘就碧水清流新图景。

一、接续发力,织密守护碧水监督网。紧扣守水护水主题,着力在监督延续性、精准性、系统性上下功夫,跨届持续监督问效,织密守护碧水监督网。突出监督延续性。以“常委会+人代会”“双审议”模式,连续9年“年检”水环境保护工作,常委会听取审议后再提交人代会书面审议,每年向常委会组成人员、全体代表报告水环境质量情况。2016年以来,持续放大监督“叠加效应”,推动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稳定保持Ⅱ类及以上水质,境内5个市控及以上地表水断面100%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兰溪在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中连续8年优秀。提高监督精准性。围绕水资源保障、水环境提升、水生态治理等方面,不断迭代水环境“年检”标准,要求增加专业术语解释、兰溪及周边县市水环境约束性指标完成值、近3年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监测值、GB3838-2002相关水质标准等报告内容,邀请专业代表列席常委会“审议”发言,着力提升审议的精准性、实效性,使审议更精准,监督更到位。注重监督系统性。在每年水环境“年检”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执法检查、调研视察、专题听取等监督方式,就城市防洪闭合圈打造、污水“零直排区”创建、登胜溪流域污水直排问题等开展监督,以“问题清单制”将问题分解到各责任部门,限时整改到位,以系统性监督全方位促进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二、靶向发力,聚焦民生关切解民忧。在水环境治理监督上坚持听民声、重民意,聚焦饮用水保障、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民生关切,靶向监督解民忧。深入调研支招饮水保障。针对优质水源保障缺口问题,成立专题调研组,赴建德市政府对接,到引水地实地踏勘,与业务部门充分研讨,结合两市供水现状和水资源保障需求,形成《关于从建德引水入兰的可行性初步分析报告》供市委决策参考,相关工作得到市委书记批示肯定。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工业分质供水、新建水库、向衢州乌溪江引水等内拓外引思路方向,形成《关于我市城乡供水水源拓展的调研报告》专题上报市委。目前,游埠应急水厂已建成,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外引水”工作正积极推进,兰溪在金华率先实现工业分质供水。专项视察助力污水治理。打好监督“主动仗”,把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生活污水问题作为监督重点,组织市乡两级代表就农村生活污水处置终端提标改造、乡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站运维情况开展专项视察,将长效运行资金保障不够、部分终端出水标准为劣五类、日常运维监管不到位等“堵点”问题交由市政府办理,跟踪督办推动整改到位,以有力监督回应群众呼声和期盼。依法履职守护湿地之美。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三江六岸”湿地管理等问题,紧抓联动开展湿地保护“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契机,对南门、扬子江、兰湖湿地的保护和利用、改造提升及旅游产业发展等开展监督,依托代表联络家站征求代表建议、问“计”群众,针对部门协作机制不完善、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统筹不足、湿地保护修复保障资金不足、专业人才缺少等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督促各方面压实法定责任,让生机盎然的大美湿地增进民生福祉。

三、协同发力,汇聚同题共答向心力。强化横向协同和纵向联动,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凝聚起守水护水最强向心力。横向协同聚合力。树牢“一盘棋”思想,从水环境治理“大处”着力,从“热”处聚焦,从“难”处入手,联动谋划监督议题,协同推进饮用水保护、三江防洪安全综合提升工程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城乡供水保障等监督,实现“1+1>2”的聚合效应,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寓支持于监督,常委会领导担任花塘溪、龚塘溪、石渠溪等河道河长,以上率下推动河长制落地见效。纵向联动聚合力。依托“5+36+X+Y”核心业务下沉机制,通过 “主题+问题”方式,推动监督链条向乡镇街道人大延伸,实现人大监督的上下联动、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如,人大兰江街道工委按照核心业务下沉要求,组织街道议政代表进代表联络站,就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征求代表建议,收集上报“兰江街道毕家1号、毕家2号终端因地势较低,由于汛期水位过高常年造成终端被淹的异常现象,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等建议6条。代表履职聚合力。组织代表参与水环境保护相关的进站、调研、视察和代表小组活动,选择防汛防洪水利工程、饮用水源地保护、“五水共治”等作为代表履职的小切入口,紧盯工程建设进度、水质达标、小微水体治理等方面,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提出监督意见,推动饮用水源跨区域生态补偿等问题解决。依托代表来自基层、熟悉情况的优势,引导各级人大代表就近参与“寻找可游泳的河”、“美丽河湖”创建等水环境治理工作,带头科普守水护水知识,汇聚起“民治”合力。

(兰溪市人大城建环保工委 杨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