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民宗外侨委借势借力借智助力民族乡村共富

日期:2024-01-03 11:24:15 来源:​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浏览量:​
分享:
     

民族乡村发展现状如何?有哪些成果和经验?在共富之路上还存在哪些不足,下一步该如何突破瓶颈?带着这些问题,日前,市人大民宗外侨委组织11名市人大代表来兰溪市水亭畲族乡,深入了解一线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研究对策建议,开展人大助力民族乡村共富行动。

活动中,金华市温州总商会与奎塘畈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建立长期友好战略合作关系。市人大民宗外侨委副主任委员、金华市温州总商会会长姜永忠说:“临近春节,绿色有机农副产品十分受欢迎,已有数家企业意向采购兰溪市水亭畲族乡的稻鳖米、水晶蜜柚、畲乡米酒等民族乡村特色产品。”

凝聚共识“借势”强化政策支撑

推动民族乡村共同富裕是我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2023年7月至11月,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少数民族乡村共同富裕情况,围绕解决民族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可持续等问题,为争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先行示范市贡献人大力量。

以此为契机,市人大民宗外侨委通过实地调研,从2个民族乡镇、40个民族村中选取资源较丰富、发展空间较大、村两委班子积极性强的民族村作为共富示范村,决定在本届内持续开展人大助力民族乡村共富行动,定期对民族共富示范村发展情况进行跟踪回访,调研相关扶持政策、资金、项目落实情况,巩固共富成果,探索人大助力民族乡村共富新模式。

因村施策“借力”拓宽共富渠道

兰溪市水亭畲族乡是我市两个民族乡镇之一,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禀赋丰富,各民族村都具有特色农副产品资源。例如,奎塘畈村先后引进了水晶蜜柚、稻鳖养殖、大棚西瓜、莲藕等农业项目,但由于缺乏稳定供销渠道,农产品价格受市场影响波动较大,未形成强村富民的特色产业。

了解有关情况后,自2023年7月份以来,市人大民宗外侨委组织专委委员、人大代表多次来到兰溪市水亭畲族乡开展专项视察和调研,详细了解当地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在兰溪市水亭畲族乡奎塘畈、西方坞村,武义县柳城畲族镇车门村、大田乡白衣坑村,浓厚的畲乡风情和丰富的农副产品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各方努力,金华市温州总商会与水亭畲族乡奎塘畈村建立了友好战略合作关系,商会借助众多会员企业的市场需求,拓宽了民族乡村特色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还将充分发挥农村闲置劳动资源,探索来料加工合作,切实提高村集体和村民收入。

集思广益“借智”补齐人才短板

乡镇基层民族工作干部队伍任务重、人员少、流动大,部分民族村两委在项目引进和经营管理上存在“有心无力”的现象,缺少懂经营、善管理、有情怀的引领人才,这也成为制约民族乡村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市人大建立了民族乡村共富代表库,邀请了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旅游公司负责人、乡村旅游先进村党支部书记等各行各业的专家和人才召开座谈会。

与会人员立足民族村实际情况和需求,分析突破制约发展的瓶颈,同时结合自身优势建言献策,提出了充分挖掘民族资源、常态化举办节庆活动、注重庭院经济、探索土地流转改土地入股模式、“土地认养”研学活动、大学生借智等意见建议,助力民族乡村实现产业提升、环境优美、百姓增收、文化繁荣、民族融合。

奎塘畈村党支部书记雷樟荣感慨:“人大组织的活动给了我们这次难得的机会,代表们的讨论和建议既开拓了我们的思路,也激励了我们的信心,让我们做民族乡村共同富裕工作更有方向,也更有干劲了。”

(民宗外侨工委  朱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