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人大调研婴幼儿托育服务情况

日期:2023-03-17 14:46:48 来源:​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浏览量:​
分享:
     

近日,东阳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婴幼儿托育工作专题调研,赴墨兰托育服务有限公司(非普惠型社会办)、东阳市妇幼保健院和美家托育园(普惠型事业单位办)、高铁新城幼儿园托育部(普惠型公办计时托)、横店中心幼儿园托育部(普惠型公办全日托)等托育机构,听取卫健局关于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与各托育机构的负责人进行交流探讨。

近年来,东阳市通过努力构建“3211”婴幼儿照护服务模式,融入中医元素,探索“国医养娃”,聚焦专业普惠,努力打造托育品牌,出台《东阳市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措施,促进婴幼儿托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截至2022年底,已建成托育机构共44家,幼儿园托育部38家,事业办托育机构1家,社会办托育机构5家,托位数3705个,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3.41个。

调研发现,主要的问题有:一是托位闲置较多,主要与入托费用相对偏高、入托幼儿不能直升幼儿园、社会认同度不够、城乡入托需求不均衡等因素有关,导致实际在托人数1889人,托位使用率52.99%。二是托育服务不充分,计时托占大多数,公办幼儿园仅一家是实行全日托,其他都是计时托。三是民办托育发展比较困难,由于托育成本投入较大、价格上与公办园相比没有优势、房租人工工资等运营成本高昂、生源不足等原因导致许多民办园亏本运营。四是政策扶持有待加强,虽然在办园初期有一定的经费补助,但是运行经费补助才300元每人/月且限于三年,在入托人数不足的情况,补助费用仅是杯水车薪。五是托育行业缺乏婴幼儿科学照护专业人才队伍,托育服务质量提升要求高,不仅要持证上岗,还要经验丰富,要细心有耐心,目前高校培养此类专业对口人才较少,而且非教育系统的托育机构教师的职称评定没有与教育系统并轨,人才缺乏成长通道。

加强婴幼儿托育服务被列为东阳市2023年十大民生实事,针对存在的问题,调研组强调,一要进一步完善公办幼儿园的规划,在规划设计中要考虑托班这一层级,要配备足够的教室、场地、人员保障托育服务。二要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鼓励市场主体提供普惠托育服务,既要减轻机构起步时的压力,又要加大对后续运营的支持,让家长托得起且愿意托。三要整合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推进托育事业发展。要加大宣传,引导家长树立新生活观念、养育理念,提高对婴幼儿托育的认同感。要规范婴幼儿托育服务标准,卫健、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要联动起来,建立常态化监管体系。四要提高托育机构服务水平。加大服务供给、提升服务品质,对托育机构开展等级评估,形成“对标”,鼓励大家“往好里做”,让每个孩子都能"托"得好。五要加强保育人才队伍建设。针对托育人才缺乏这一难题,要想方设法动员力量、补齐短板,比如跟广厦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合作,开设保育专业,开展保育员或育婴师专业培训,对取得证书的人员发放一定金额的技能提升补贴,促进更多的人加入到托育这个行业中来。

(东阳市人大办  陈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