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接访群众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是改善干群关系、加强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在“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实施20周年的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充分彰显了人民领袖的为民情怀和“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的现实意义。作为“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的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浦江将坚定坚决扛起传承弘扬践行“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的光荣使命,将“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浦江实践的思路办法和实际成效。
深学细悟,深刻把握“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丰富内涵
经过20年的发展,以“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为主要内容的“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依然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并不断彰显出历久弥新、弥足珍贵的时代价值和真理光芒。一是诠释了“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崇高政治品格和“人民信访为人民”的工作理念,变被动为主动,不等群众找上门,主动沉下去,坚持定期接访,力促重心下移;重点约访,力促矛盾化解;包案化访,力促难题攻坚;上门回访,力促满意提升;源头上访,力促实事办实,切实解决好百姓关注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二是突出了“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提倡与老百姓“坐在一条板凳上、围在一张桌子上”研究问题,这是深入一线调查研究的生动实践。历史与实践证明,躬身入局、解剖麻雀,才能更好地全面掌握情况,提高决策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三是体现了“直面问题”的实干担当。从“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看,哪里矛盾问题多,领导干部就应该去哪里。我们要自觉对标看齐,敢于直面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强化担当意识、培养担当品格,真正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
学以致用,深入践行“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方法路径
“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不仅蕴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信访工作的深邃思考和系统谋划,同时也蕴含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和发展这一宝贵经验是做好新时代人大信访工作的重要遵循。一是笃行扑下身子听的群众路线。“领导多下去,群众就少上来。”“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自上而下,重在破题,领导干部多到基层困难大、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变“坐堂等访”为主动下访,这既是开展调查研究,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这启示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挥人大优势,深化“双联系”制度,把领导下访和调查研究结合起来,领导干部带头走出办公室,带头包案解难,在基层一线听民情、集民意,真调研、真解决问题。二是笃行矛盾窝里钻的务实作风。领导干部下访接待群众是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排忧解难,而不是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第一次下访就选择情况最复杂、矛盾最尖锐的浦江县,充分体现了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责任担当。新时代践行“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就是要把落脚点放在“事要解决”上,领导干部要主动钻进“矛盾窝”“群众堆”里,摸透情况、找准症结、解决难题。为此,我们通过“代表直通车”载体,高效对接民众诉求与政府供给,实现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三是笃行矛盾源头治的工作理念。“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坚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注重从源头查找矛盾问题产生的原因。新时代学习践行“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就要统筹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治标和治本,推动矛盾风险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协调化解、应急处置全过程管控、全周期发力,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问题,避免一般性问题演变成信访突出问题。实践中,我们依托“有事找代表”平台,建立人大代表联系基层治理网格制度,做到“网”中收集民意、“格”中办理诉求,切实把矛盾化解在萌芽,不断增强新时代人大信访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守正创新,持续推进“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熠熠生辉
“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我们要不断从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在“深化”上下功夫、在“内化”上见真章、在“转化”上求实效,全面提高人大信访工作质效。一是强化机制创新。要创新工作理念,用新的眼光、新的观念,研究解决新时期信访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建立健全人民内部矛盾化解、重大信访事项督查督办等机制,确保人大信访工作机制有序、顺畅、高效运行,走出一条适合人大工作特点并融入大信访格局的人大信访工作路子。受此启发,我们联合检察机关出台《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通过该制度将具有普遍性信访事项转化为检察建议,推动实现“监督一案,解决一片”的成效。二是强化部门联动。信访问题是全局问题的综合反映,信访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很多问题需要几个部门协同联动解决。浦江人大主动融入信访工作大格局,开发“信访事项我来督”应用场景,打通与信访系统“民呼我为统一平台”数据壁垒,构建信访事项办理的监督闭环,以人大信访工作之为助力县域之安。三是强化数字赋能。要加强网上信访治理共同体建设,充分调动各方调解资源上平台、进网络,多途径、多渠道引导群众在“家门口”解决矛盾纠纷,以数字化手段提高纠纷化解效能。我们依托省市人大数字化统建平台和基层单元建设,联动基层治理四平台和8890便民服务平台,实现群众诉求“马上办、网上办”,真正实现人大信访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浦江县人大办 郑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