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个机器,秸秆不用烧也有办法处理掉了,真好。”11月6日下午,孝顺镇为辖区农户们购置的秸秆粉碎机“来”到东上叶村作业。看着粉碎机“吃”进玉米秆、葡萄藤等“农余”,“吐”出可产生新价值的饲料原料、农田肥料,农户们纷纷表示,政府为他们找到了处理“农余”的好渠道。
听民声、解民忧、聚民心。在10月的一次代表驻站活动中,有群众反映:“要秋收了,现在又不能焚烧,这些秸秆、葡萄藤、番薯藤该怎么办才好?”原来,孝顺农田众多,秋冬季节,秸秆、葡萄藤、番薯藤等“农余”的清洁处置工作历来面临压力。以前许多农户选择将其焚烧肥田的传统办法虽然省时省力,但带来的危害不小,不仅污染大气环境,还易引发火灾。随着秸秆禁燃工作如火如荼的展开,群众纷纷发出疑问,既然不能焚烧,又该怎么处理呢?
为破题推进秸秆禁烧攻坚,10月27日,孝顺镇人大组织开展代表履职活动,带着群众的问题来到了位于该镇的浙江物产金义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了解秸秆是否可以转换为生物质热电。企业表示,生物质热电是指通过焚烧垃圾产生的蒸汽带动蒸汽轮机及发电机发电,秸秆是一种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将秸秆同垃圾等混合处理后经焚烧可以发电,每两吨秸秆的热值就相当于一吨标准煤,而且平均含硫量只有3.8%。
活动结束后,镇人大迅速将相关信息转交给孝顺镇政府,镇政府也立刻做出回应,组织人员运送便携式秸秆粉碎机下村服务,实现秸秆家门口粉碎入田成肥。在东上叶村,不到两小时,一台便携式秸秆粉碎机就在田埂旁处理了约200公斤的玉米秆、葡萄藤,基本将该村当天的秸秆类“农余”消化完毕。“我们每家秸秆数量没有那么多,单买台机器不合算,要运出去处理,成本上也不合算,过去除了就地烧掉还真没有别的好办法,现在有政府送下来的秸秆粉碎服务,真是解决了大难题。”东上叶村的一名葡萄种植户笑得很开心。
如果说宣传秸秆禁烧理念、强化禁烧执法是“堵”,那么主动服务帮助农户迈出秸秆清洁化处置的第一步,就是有效的“疏”。“努力创造条件,让农户体验到清洁化、资源化秸秆处置的好处,农户会更打心眼里认同秸秆禁燃。”孝顺镇人大主席付旭华说,“由这一台秸秆粉碎机先行试验,接下来,我们将根据试用情况,按需配置更多秸秆粉碎机,分片派往各村,上门帮助农户解决秸秆处置难问题。”
当前,这项服务的配套机制也正在筹划中。据悉,更多秸秆粉碎机到位后,孝顺镇各村的秸秆禁燃网格员还将化身秸秆粉碎服务员,农户可向所在村的网格员提出秸秆粉碎服务需求,再由网格员收集整理,约定时间地点下单秸秆粉碎机到村服务,让农户在秸秆处置环节省力又省心。对于农户不需要的秸秆,就近运送到浙江物产金义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用作燃料,真正实现资源整合利用。
从群众提出疑问到为农户上门解决秸秆清洁化处置的问题,孝顺镇人大通过不断深化和拓展代表联络站的功能作用,真正把联络站打造成为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民意窗、连心桥”,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交出了一份温暖人心的人大答卷。
(金东区人大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