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阳市人大持续关注在外东阳人经济,围绕深挖在外东阳籍人才“富矿”,推动巩固深化在外东阳人长效机制,助力人才、技术、项目和资本等优质要素的深度融合发展,有效地推动了“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
一是助力架好“连心桥”,内外互动更具“热度”。发挥人大制度优势,鼓励人大代表通过东阳人联谊会(商会)、东阳教授博士联谊会、“智汇东阳”等多个平台加强与在外东阳人互动沟通,广泛调动内外东阳籍人才参与家乡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度关注世界东阳人发展大会,积极发动各级代表出谋划策,邀请在外东阳人才回乡参会,加强相互沟通交流,在今年9月举行的第四届世界东阳人发展大会上,16个项目进行集中签约,总投资323亿元。积极参与乡情恳谈活动,每年春节、中秋、国庆等重大节假日人才集中返乡的时机,人大常委会都组织代表以茶话会、座谈会、实地考察等方式,发动乡贤捐资捐款、献智献力。
二是助力构建“大平台”,项目招引更具“精度”。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加大对全市工业平台运行和招商引资工作的关注力度,深入开展专题调研视察,专题审议和听取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特别是把“万亩千亿”平台建设列入人代会议案,集全市之力全面推动,在东阳籍人才带动和引荐下,吸引了东阳光电容器生产基地等一批重大人才产业项目落户“万亩千亿”平台。持续关注科创平台建设,督促政府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加强人才公寓的建设和加快“一校四中心”(北大信研院东阳概念验证中心、青创中心、智创中心、科孵中心、科创中心)的建设,吸引在外东阳人才回流。目前,通过发挥东阳籍人才在高校院所担任领导较多的优势,与东南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高校共建科创平台,创建省级以上博士后工作站 13 家,创造经济效益超 10 亿元,有力地促进东阳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助力当好“店小二”,招才引智更具“力度”。聚焦营商环境优化,助推《东阳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项举措》的出台落地,以营商环境的提升厚植企业发展沃土。聚焦出台人才新政,围绕人才吸引培育、集聚使用、服务保障等重点领域和关键小事,督促政府迭代升级出台人才新政 3.0 版 22 条,同步配套实施 30 个人才新政实施细则,全面释放扩大人才政策红利。近三年东阳引育国省级领军人才 20 名、硕博士超1500 名、大学生和技术技能人才超 8 万名,为高水平走出去闯天下与高质量引进来强东阳有机统一提供了人才和政策保障。
(东阳市人大办 许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