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人均水资源量仅443m³,不足全省平均水平的1/4,用水矛盾一直是制约义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大关键要素。2019年以来,义乌市人大常委会从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关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高度,一直将强化水资源保障列入年度监督重点,持续开展8轮的跟踪监督,向市委报送人大参阅件5期,有力推动缓解了水资源紧缺问题。
一是紧盯水源拓展。围绕做深义乌江每年12.7亿m³的过境水利用文章,市人大积极参与谋划建设5.95平方公里的双江水利枢纽工程,并作出了《关于推进双江湖建设开发的决议》,引领和带动全市人民支持、参与双江湖建设开发工作。该工程总投资约35亿元,完工后,供水库容达1500万立方米,年供水量7309万立方米,将有效提升工业和农业水资源要素保障能力。
二是紧盯水质提升。义乌市人大高度重视流域综合治理和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多次开展调研、视察和执法检查活动,确保水质稳定向好。其中,岩口水库作为义乌市第一大水库,库容3140万方,但上游有25个农村1.3万人,水质为基本Ⅲ类水且稳定性不高,长期处于中度富营养水平。主任会议专题听取岩口水库水质提升工作情况汇报,并向市委市政府提出意见建议。市委将岩口水库水质提升工作列为市委书记工程,市政府出台并实施8方面18项举措的水质提升工作方案,促使岩口水库水质稳步提升。目前已向义西区域28万人口稳定供应饮用水。
三是紧盯分质供水。2019年以来,义乌实施全域分质供水,即将雨水、江水或废水经过中水厂科学处理后,用于工业生产和城市杂用,从而置换出优质饮用水。对此,义乌市人大全力监督推动相关工作。2022年7月,主任会议专题听取情况汇报,对2019以来的试点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分析,向市委提出一系列建议意见。目前义乌已建成工业水厂4座,在建1座,分质水供应能力达11万吨/日,每年可以置换出4000万吨优质水,相当于造了一个3000万方的中型水库。
(义乌市人大办 朱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