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县郑宅镇传承孝义好家风打造共富好代表

日期:2022-06-27 11:05:32 来源:​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浏览量:​
分享:
     

青山庭院古镇,小桥流水人家,浦江县郑宅镇是“千年郑义门、江南第一家”的所在地,文化底蕴深厚。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莅临郑宅调研考察,对郑氏家族优良家风作出肯定并指示,“要弘扬团结友爱、尊老爱幼、勤俭致富、爱家爱国的精神。”近年来郑宅镇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好家风做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开展家风引领乡风的“家风指数”建设,同时将好家风建设结合进人大代表工作,为助推郑宅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一、聚焦代表素质提升,运用好家风选出好代表

“要想选代表,首先家风好”。郑宅镇坚持传承和深化传统家风,于2017年创新建立了“家风指数”评价体系,将遵纪守法、邻里和睦、环境卫生、家庭和谐、诚信致富五项内容纳入村民考核内容,每季度开展好家风户评比,并将结果及时张榜公布。今年6月1日,金华市委书记凌志峰到郑宅调研,充分肯定了郑宅好家风评价体系,要求长期坚持。2021年是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之年,为选出高素质代表,郑宅镇主动靠前、摸清家底,利用好家风指数提前做好换届选举的前期排摸工作,要求人大代表候选人的好家风指数必须达到满分100分。在好家风的引领下,郑宅镇选出了县代表15名,镇代表67名。有担任过全国、省级、县级的人大代表、堂头中学校长童克祖(现任县人大代表),还有“浙江省最美家庭”梅花集团董事长郑勇进(现任县人大代表)。好家风选出好代表,大大提升了代表各方面素质,提高了代表履职能力。

二、聚焦民生共同富裕,弘扬好家风争做好代表

发挥代表作用,助推共同富裕。在县人大代表的积极支持、对接和帮助下,今年初郑宅镇联合花桥乡、中余乡飞地抱团共建总投资超7000万元的前店村综合物业大楼项目,实现三地共富,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收入达800万元。在镇人大代表的建议、推动下,郑宅镇15个村联村抱团,打破发展壁垒,成立了4个产业振兴联盟,全力推进12个共建项目,115个村级“造血”项目。今年郑宅镇15个村将实现经营性收入50万元全覆盖,8个村将实现经营性收入100万元。立足自身岗位,激活发展动能。县人大代表郑勇进接过父亲梅花集团创始人老代表郑隆喜的接力棒,创新经营梅花锁业,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超1000余个,推动全省首个智能锁具知识产权联盟落户浦江,为传统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县人大代表王航祺作为浦江农商银行郑宅支行行长,致力于推广好家风信用贷,今年以来全镇共发放好家风信用贷621笔,总金额4023万元,惠及家庭288户。勇于担当作为,展现战“疫”力量。郑宅镇县镇两级人大代表主动响应党委政府号召,组建“代表”抗疫突击队,带头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县人大代表张序宝以其企业富瑞浦集团有限公司名义捐赠30万元防疫专项资金。医生护士代表洪灿灿、张楚初等支援兄弟县市参与基层一线抗疫。农民代表郑伟娟、李珍仙等参与核酸检测点维持秩序以及各卡口检查。据统计,今年以来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县镇两级人大代表78人次,代表参与捐款捐物合计41.48万元。

三、聚焦基层社会治理,争做好代表带动好家风

代表参与好家风建设。代表不仅自身家风要好,还要参与农户好家风指数的评价工作。郑宅镇制定了《郑宅镇农户好家风指数考核办法》,明确各村在好家风指数考核时,邀请辖区内的县镇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贤等组成村评议团,负责对党员评定的本季度联系农户家风指数予以审核,确保公平、公正、公开。同时利用人大代表在村民群众中的公信力,宣传团结友爱、尊老爱幼、勤俭致富、爱家爱国的好家风,并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到好家风指数评价中来,全面营造好家风建设浓厚氛围,让好家风成为乡村善治“奠基石”。

代表助力矛盾纠纷化解。制定人大代表选民接待走访制度,每月15日安排一名县代表参与县领导下访接访工作,积极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确定每周二和四为选民接待日,安排县镇两级人大代表各1名走进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待选民,收集社情民意。今年以来,代表走进选区收集民情民意96件,在联络站接待选民收集民情民意35件,全部回复办理完毕,做到民情民意事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代表监督民生实事落实。始终坚持人民代表为人民的原则,把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及时收集,交办职能科室并督促解决,真正做到人民代表为民发声。今年初,镇人代会共确定民生实事10项,涉及农村住房、交通出行等内容。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代表开展经常性监督活动,督促问题整改8个,督促进度11次。如针对镇卫生院搬迁后不通公交车事项,镇人大主席团组织县镇人大代表多次走访偏远村庄群众,了解困难诉求,并与县交通局、县客运公司协调对接,完成了公交线路的改道或延伸,在镇卫生院设立了站点,方便了辖区6200余老年人的就医和出行。

(浦江县郑宅镇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