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简报】(11)兰溪市代表团

日期:2022-04-15 16:18:20 来源:​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浏览量:​
分享:
     


勇于竞争  敢于胜利

在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都市区中

展现兰溪风采

 

410日上午,兰溪市代表团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以及计划、财政报告。

蔡永波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奋斗目标催人奋进、部署工作思路清晰,是一个纲举目张、求真务实、凝心聚力的好报告。要精准聚焦金华市第八次党代会和市两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增强“扛旗有我、崛起在我”的使命担当,激昂斗志、砥砺奋进,努力在崛起浙中新征程中争当先锋示范、作出更大贡献。兰溪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立足工业基础和特色优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赶超发展、激情创业的蓬勃之势,谱写共同富裕现代化都市区建设的兰溪篇章。要在发展理念上想明白,围绕“再创工业辉煌”定位,焕发勇于竞争、敢于胜利的精神气质,深化“有为方能有位”“破局方能开局”“共建方能共强”的认识,紧盯传统产业升级、低效用地整治、都市区共建等关键任务,持续推动思想破茧、发展破局。要在赶超跨越上坚决干,对标共同富裕新要求,坚持量质并举、内外兼修、城乡协同,扎实推进科技创新、招才引智、“扩中”“提低”、城市更新等重点工作,构建内畅外联的发展格局,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董旭斌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紧紧围绕党代会精神抓具体、抓落实、抓细化的报告,一个问题导向、令人警醒、催人奋进的报告,一个项目化、数据化、量化的报告,一个统筹金华县(市、区)高质量发展的报告。结合当前形势和兰溪实际,要努力抓好三件事:一是把疫情防控作为当下最重要工作,最大限度发动群众参与,紧盯潜在风险抓实防控举措,总结推广兰溪“清村扫楼”的经验做法,群策群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二是高度重视齐抓共管,结合各地实际深入排查,及时消除不稳定因素,牢牢守住安全稳定底线,共同努力做好平安建设工作。三是把安全生产作为最大的民生实事,紧盯反诈骗、道路交通安全等群众关注的热点,依托数字化技术,群防群控抓好安全发展工作。

张群环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政治站位高,成绩总结客观,问题剖析深入,目标设置科学,任务明确精准,是一个实事求是、凝心聚气、催人奋进的好报告。兰溪将紧扣金华市第八次党代会和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任务,进一步想明白、坚决干、干到底。对照“加快五个崛起、实施五大战略、争当八个示范”工作体系,找准切入点、聚力突破点,高质量打造金兰创新城,加快兰溪港区铁公水多式联运枢纽建设,推进金兰同城化发展,持续提升对都市区建设的贡献度。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在纺织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中杀出一条血路,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夯实金兰永武产业带产业基础,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努力提升兰溪工作辨识度。坚决打好“制造业转型升级、项目攻坚突破、城市有机更新、共富改革争先、平安维稳创优”五大会战,形成一批富有兰溪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打造一支勇于竞争、敢于胜利兰溪铁军,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的冲击力,推进工作全面进步和事业全面发展。

范晓东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政治性强、辨识度高、感召力大,处处体现担当有为、实干为要和扛旗争先。政府要加强烈士纪念设施的管护和利用,传承红色根脉,弘扬烈士精神,努力打造“真理味道、信仰之源”的政治高地,为彰显勇于竞争、敢于胜利精神气质充实更多内涵。

都市区建设  章树根代表说,进一步完善全域同城化规划布局,加快推进同城化交通网络建设,支持兰溪打造金义都市区后花园。徐燕君、舒玉兴代表说,从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布局等方面,加大对兰溪北部开发支持力度,推进金义兰浦协作发展,推动金华山南山北山同步开发。

大交通发展   徐燕君、张陆峰代表说,统筹交通要素保障,加快建武高速兰溪段、铁公水多式联运枢纽、351国道浦江联盟至兰溪段、婺城乾西作业区至兰溪马公滩航运开发工程项目实施,加大对城乡公交客运企业政策帮扶。重视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建设。

产业经济  徐燕君代表说,支持兰溪新能源专用车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项目列入省级平台。章树根代表说,加大对兰溪建成先进制造业产业基地的政策支持。从要素保障、产业政策执行、数字赋能等方面精准施策,加大对实体企业支持力度。孙志莲代表说,进一步扩展30条政策举措内容,出台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政策,在数字赋能、投融资、人才招引等方面加大对新兴产业发展支持。韩  军代表说,科学系统推进节能减排,推动制造业智能低碳发展,加快商用车全面电动化。

社会治理  胡  芳代表说,健全平战结合重大疫情指挥体系,建立公共卫生数字化管理统一指挥体系,持续推进基层治理网格化建设,落实公共卫生事件新闻发言人制度。邵孝春代表说,加大省公共数据条例宣传贯彻力度,依托省一体化资源系统(IRS)建立数字化改革应用复用机制。徐旭红代表说,重视社区工作减负,强化资金等要素保障,提升社区工作效能。

乡村振兴  汪志平代表说,围绕财政补贴、亩均税收贡献考核、人才等方面,出台对农业龙头企业的专项扶持政策。舒玉兴代表说,注重抛荒农田整治,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修复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