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综合能力 发挥特色优势
在“九市建设”中展现更大浦江作为
2月24日上午,浦江县代表团继续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和计划、预算报告。
邢志宏代表说,近年来,浦江围绕“打造增长极、共建都市区、当好答卷人”工作总要求,坚决贯彻落实市委打赢“九场硬战”决策部署,民营经济有活力、美丽生态有名气、都市区共建有办法、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为全市发展大局作出了贡献。新的一年,希望浦江围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发挥特色优势,争创最佳实践,努力在“九市建设”和“四攻坚四争先”行动中展现更大作为。一要放大产业特色优势,争当民营经济强市建设的生力军。要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特色产业做强、做大、做优,全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突出数字赋能,加大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把特色产业做强做大做优。同时,积极谋划一批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人才科技攻坚,积极参与浙中科创大走廊建设,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科创平台。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掀起项目招引攻坚的热潮,用好浦江在外乡贤资源。二要放大浦义同城优势,争当共建项目攻坚的模范生。一方面要对接全市综合交通廊道建设,拉近与金义主轴的时空距离。深化浦义同城战略,不断探索对外贸易和外向型产业发展新模式。另一方面要积极融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大力推进规划对接、交通连接、产业承接、功能衔接,争当金华融入长三角的急先锋。三要放大美丽生态优势,争当浙中花园城市建设的示范区。加快推动“美丽生态”向“美丽经济”转变,为美丽浙江乃至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浦江经验。要以更高的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擦亮治水“金名片”。要统筹推进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千年古城建设,大力挖掘特色资源和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提升改造最美乡村民宿、最美乡村农家乐等“最美”系列集群,打造全地域、全天候、全季节旅游目的地。
戴翀代表说,市政府工作报告,内容丰富、亮点纷呈、思路清晰、文风朴实,是一个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浦江将认真领会报告精神,坚持把谋发展、促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深入实施“五大战略”,推动实现更可持续、更高质量发展。一是抓经济发展质效。深入实施传统产业数字赋能、新兴产业集群培育、现代农业提质增收、全域旅游提档升级和对内对外市场拓展等五大工程。二是抓改革持续深化。加快推进数字化改革,实施优化营商环境“10+N”便利化行动2.0版,推行“承诺制”审批模式和“互联网+监管”模式。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倒逼低效企业“腾笼换鸟”。巩固深化国企改革,加快优质资产整合、划转。三是抓品质名城打造。把经营理念融入到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积极探索公司化运作模式,推动城市片区开发和有机更新。持续打好碧水提升、蓝天保卫、净土清废三大攻坚战,确保生态环境质量始终走在全省前列。
徐元生代表说,要从宏观的层面科学分析当前金华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精准施策。要更加突出“民营经济强市”的发展战略,久久为功,保持连贯性、持久性,培育扶持本地企业,不断做强做优。要从长远发展的眼光、从站位全局的高度、从县市区协同发展的广度,科学谋划推进“十四五”重大项目落地建设。要坚持需求导向和效果导向来确定和实施民生实事项目,切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潘云秋代表说,建议政府多进行横向纵向对比,适当提高GDP增速设定目标。要进一步优化债务结构,适度控制政府债务规模。
叶俊丽代表说,依法提出议案建议是人大代表履职行权的主要渠道,这些年来,代表建议质量越来越高、越来越多元化。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对本届以来的代表建议办理情况进行“回头看”,进一步加大办理和督办力度,突出办理实效,努力让代表们满意、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
章胜辉代表说,抓好干部队伍是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要在抓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基层党建上有更多举措,以干部队伍的有力有为推动“九市建设”目标任务的落地见效。同时,进一步加大人才招引力度,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楼建超代表说,建议政府做好牵头工作,充分利用金华市现有的浙师大、金职院等优秀高校的师生资源,补齐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人才短板。要加大推进数字乡村综合体的建设力度,做好顶层设计,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统筹整合全市资源。希望市里对浦江在资金、资源、政策上有更多的支持和倾斜。
黄健民代表说,政府要对传统产业扶持目标更明确、政策落实更精准,特别是在科研投入、行业标准制定、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要大力支持。同时,聚焦防范和化解“两链”风险,维护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江东放代表说,要加快谋划、启动上山文化博物馆建设,并将19处遗址内的文物陈列其中统一展览。要加大宣传力度,把上山文化相关知识纳入中小学生课本或作为课外阅读内容。要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推动上山文化研究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