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足干劲 拼搏争先
为“九市建设”贡献义乌更大力量
2月23日上午,义乌代表团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计划、财政报告,“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喻新贵代表说,要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规范耕地占补平衡,加强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义乌要有序推进第二轮城市有机更新,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环境,不断增强内生动力,做好布局优化、资源整合文章,共享美好生活。
汪宁代表说,要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立足现有基础编制村庄规划,保留乡村特色风貌,不搞大拆大建。在新农村建设、城市有机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中,应特别关注低收入群体及老弱病残家庭。
陈继芳代表说,电商行业的快速变化与人才不足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电商行业需要摄像、摄影、剪辑等方面的人才,希望政府能加大相关电子商务实用人才的引进力度。
毛胜平代表说,我市要加快推动电子商务数字化改革,通过建立品牌商品集聚中心、数字化贸易销售平台、直播电商营销中心以及引进优质品牌供应链企业、建设云仓等基础配套项目等方式,全力打造数字化贸易先行示范区。要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地开展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让老百姓深刻认识、理解支持整治工作,建立举报、巡查、监测、执法相结合的监管机制和动态评价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处置。
何定代表说,我市跨境电商发展势头良好,建议继续加大对跨境电商品牌发展的扶持力度,在境外注册商标、国际认证品牌、海外推广等方面给予补助,对以自主品牌境外销售的跨境电商企业进行奖励,评比优秀出海品牌,支持鼓励企业打造跨境电商自主品牌。
吴海燕代表说,要加快金义都市区内部轨道线网的编织,构建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模式,提高轨道交通的客流效益,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规范有序、持续健康发展,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要制定“城市第五空间”秩序管控规则,营造适于俯看、特色多元的城乡顶部特色风貌,构建看城市、看乡村、看历史、看风景的“城市第五立面”和景观眺望系统,多角度展现城市特色风貌。
贾才民代表说,疫情促使各国跨境电商平台交易额大幅提升,跨境电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建议政府持续优化跨境电商监管服务体系,加大创新举措、扶持政策落地力度,推动跨境电商自由化、便利化、规范化发展。
骆玲代表说,要进一步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日托”服务功能,通过规范运营场所管理、培育专业护理队伍、拓宽资金来源、优化长护险支付、规范收费标准等方式,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日托”服务体系。
何恃坚代表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要抓住这一契机,讲好“望道故事”,打造红色文化高地。挖掘资源,整合利用,注重保护利用传承的前瞻性、整体性。发挥组织优势,强化宣传造势,转变思路,深化文旅结合,打破区域界限,绘制好“红色地图”,做好红色文化旅游这篇文章。
吴介平代表说,建议进一步完善农村有机更新政策,加快推动农村有机更新。
王生枝代表说,很多弹窗广告一键无法关闭,且暗藏诈骗网页、色情信息。建议加大网络巡查力度,设置违法举报通道,从严整治青少年常用的工具类应用程序恶意弹窗问题,将违规弹窗的广告公司和信息平台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构建清朗有序的网络空间。
朱云福代表说,建议小额贷款公司加强对农村自建高层套间抵押贷款的审批。
贝芹代表说,民营医院在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议支持民营医院加入医共体、医联体建设,推动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享受同等待遇。要加大学校周边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力度,依法严惩重处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朱跃望代表说,希望政府加大对双江湖科教园区的资源要素倾斜,保障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二期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确保项目如期开工。
吴国平代表说,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部分中增加“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一句话。
卢巍代表说,要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推进浙中科创大走廊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释放创新驱动效能。
吴虹霞代表说,建议推动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海外仓布局,在外贸重点国家及城市建立外贸展馆,方便企业“走出去”。
刘进群代表说,要建立健全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发展的相关政策,大力发展普惠性托育机构,鼓励民营资本参与运营,缓解入托供需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