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调研报告

日期:2020-12-11 11:32:33 来源:​市人大办 浏览量:​
分享:
     

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

          

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是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我市对接国家全省战略决策的具体行动,也是打造增长极、共建都市区的有力举措,对于我市巩固区位优势、重塑交通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去年7月,市委七届五次全会作出《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再创发展新优势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目标任务。我市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进展如何,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下步工作重点在哪里,主要举措有哪些?如何使之更好推动金华发展,惠及更多金华人民?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专题调研组,由金中梁副主任牵头,深入项目建设一线,与县(市、区)和部门座谈交流,多层次组织代表视察和现场督查,多形式、多手段、多视角开展专题调研,充分掌握一手资料,集思广益形成基本判断。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初具雏形

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市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目标,统筹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建设,掀起“狠抓交通、共建交通”热潮,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初具雏形。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规划体系。谋划重大事项,顶层设计至关重要。我市积极对接国家、省发展战略,认真编制《金义都市区综合交通枢纽中长期规划》《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三年行动方案》《金华市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统筹 “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开展《金华市区立体交通规划》《金华市区快速路网布局规划》《浙中公铁联运港控规》《金华港总体规划》《金华南站区块控规》编制。完成《金华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思路研究》,组织《金华站周边交通组织研究》《金华市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金义东轨道试点周边用地研究》等专题研究。

(二)分清轻重缓急,狠抓项目建设。组织开展综合交通大会战,强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安排综合交通项目139个,16个项目列入省用地报批重点清单交通项目,2个国务院委托下放项目通过省政府审批,累计完成投资1183亿元。一是铁路建设。加快推进1624”工程,金台铁路建成通车,金义东轨道交通、金甬铁路、杭温高铁(一期)、金建铁路、杭温高铁(二期)、金温货线电气化改造等6个项目开工建设,沪昆外绕线、金义三四线等2 个配套项目争取开工,深度谋划杭州-金华-福州高铁通道、金华-九江-武汉铁路货运专线、金义都市新区综合立体交通、杭金600公里/小时超高速磁悬浮等4个项目。金义城际、金义站、金华枢纽扩容、黄山至金华铁路、金台城际、杭(金)丽高铁等6大项目列入《长三角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二是公路建设。重点是打造“两圈一环”干线公路网、“一圈九环”农村基础网。建成杭金衢高速公路拓宽一期、义东高速义乌段、建金高速、杭绍台高速等高速公路4条。开工建设杭金衢高速拓宽二期、义东高速东阳段,前期推进甬金衢上高速。建成330国道金东段、44省道上松线武义城区段等国省道公路10条,开工建设金义中央大道、金兰快速路等10条。二级以上公路占比达到18%。全覆盖、广纵深建设农村基础网,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8600公里。三是水运建设。完成衢江金华段和兰江航运开发,建成游埠和姚家2个船闸枢纽,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50公里。婺城港罗洋作业区、兰溪港方下店作业区开工建设。积极谋划金华江航运一期开发。四是机场建设。开展义乌机场适应性扩建和新机场选址研究,积极推进金华义乌国际机场建设可行性研究。五是客运枢纽建设。深入开展金义综合客运枢纽立体交通研究。积极打造“立足华东、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国家物流枢纽。相继完成铁路金华站、义乌站综合客运枢纽提升改造,建成公路客运枢纽9个。

(三)注重系统集成,拓展物流通道。紧密结合金华产业特色,以跻身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为契机,加快打造“千亿物流产业”,全力构建“枢纽+通道+网络”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一是加快“枢纽”建设。整合形成浙中多式联运枢纽港、义乌国际陆港、金义智慧物流港等3个物流产业集聚区,加快建成义乌港、义乌保税物流中心、义乌铁路西站、义乌航空口岸、跨境电商监管中心、金义综保区等6大对外开放平台,有序推进兰溪嘉宝物流园、东阳国际陆港、传化公路港、“四通一达”总部基地等40个物流中心(基地)项目建设,完善物流运行体系的骨干支撑和衔接节点。二是加快“通道”建设。依托“义新欧”“义甬舟”大通道,推进海陆联动、东西双向对外开放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开通“义新欧”中欧班列,开行总数超2000列。“义新欧”班列实行金华、义乌双平台运营模式,先后开通西班牙、拉脱维亚、俄罗斯、白俄罗斯、比利时、立陶宛等13个方向运行线路,联通亚欧大陆37个国家和地区,线路总长超1.3万公里。三是加快“网络”建设。优化基础设施网络、强化物流信息平台网络、畅通物流联运配送网络,形成“覆盖城乡、通达全国”的物流服务网络。开通国内货运专线3000多条,通达全国320个主要城市。全市建有农村物流服务点2940个,村邮站4846个。

二、当前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问题与机遇同在

近年来,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成绩有目共睹,进展令人欣喜。但面对长三角一体发展的历史潮流,面对发展新阶段、发展新理念、发展新格局的时代背景,面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我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短板弱项依然明显。主要是六个方面:

(一)对外快捷通道尚待联线成网。航空短板制约明显, 2018年,金华实际航空出行551.4万人次,其中72.4%中转杭州机场。义乌机场旅客吞吐量仅为杭州的4%、宁波的14%、温州的15%。国际通道虽开通“义新欧”、“义甬舟”东西双向通道,但通道组织化、便利化水平有待提高。南北国际通道尚未打通。国内缺少福建、安徽方向的快速联系通道。

(二)都市区交通能级提升有待加力。金义都市区与杭州、宁波、温州都市区相比,枢纽整体能级、铁路干线大通道、都市区便捷交通网、交通衔接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缺乏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综合交通大项目。全省推动杭绍甬一体化、甬舟一体化、嘉湖一体化、衢丽花园城市建设等,对金义都市区交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三)多层一体通勤网络尚未成型。市域范围内快速通勤路网建设滞后,相邻县市之间主要依赖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与快速路衔接不足,市域轨道交通建设刚起步,连接各县市中心及主要组团的大运量快速公交体系尚未形成。

(四)综合运输服务有待提档升级。铁路、公路等枢纽站场未实现一体化布局、便捷立体换乘,都市区尚未形成集民航、铁路、公路、轨道、公交等多方式于一体,实现便捷立体换乘的大型综合客运枢纽。货运方面,金华物流枢纽布局分散,各园区功能定位不明显,多式联运型物流园区发展不足,特别是作为区域性铁路货运枢纽,铁路运输量仅占总货运量2%左右,95%以上集装箱靠公路运输至港口,铁路运输优势未充分发挥。依托港口、机场的物流枢纽处于空白状态。城乡客运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智能化与个性化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五)智慧交通数字赋能有待加速。我市交通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智慧交通服务公众出行、物流发展、安全监管、应急管理等作用亟待提升,交通运输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开放共享不足,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研发和探索应用相对滞后。交通运输与制造、商贸、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相对不足,物流服务还停留在运输、仓储等单一环节,与产业链供应链缺乏深度融合,产品附加值不高。

(六)资源要素瓶颈制约有待破解。用地方面,三年综合交通建设项目需解决用地约35000亩,各县市用地指标紧张,保障难度大。资金方面,近三年我市交通需要投资超1000亿元,资金来源主要以政府为主,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国省道新改建设项目上级补助资金比例约占总投资的5%,需要地方政府配套资金580亿,即将改革的国省道补助新政将进一步压缩上级补助资金。政策处理方面,一些涉及高压杆线、铁路等不能及时处置等。

我市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困难和问题较多,但有利条件同样不少,甚至面临历史性机遇:

一是从国家层面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网络,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化,提高农村和边境地区交通通达深度。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作出建设“交通强国”战略部署。国家“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将我市定位为63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我市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作为落实“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的重要支点,我市加快构建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适逢其时。

二是从省级层面看,省委省政府作出统筹推进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浙江省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要求提升金义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新一届省政府提出4+1重大项目建设计划,明确今后五年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34万亿元。交通建设成为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

三是从我市情况看,打造浙江省第四大都市区,构筑综合交通廊道、金义科创廊道和浙中生态廊道“三条廊道”,为全市“狠抓交通、共建交通”营造良好氛围。

三、打造综合交通枢纽金字招牌还须多维发力

交通是区域发展的先行官,也是建设“重要窗口”的先行区域,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金字招牌,必须有“三个地”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统筹各方、多维发力,合力攻坚、抢占高点,才能为现代化都市区建设交出高分报表。

(一)立足高远,超前谋划。当前,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出口不景气、内需乏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面临新一轮“窗口期”,只有立足高远、超前谋划,才能抢得先机、赢得胜机。一要用好新一轮政策“窗口期”。抢抓国家扩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机遇,需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支撑作用,积极上项目、扩投资、补短板,全力打赢交通大会战,加快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二要科学编制交通“十四五”规划。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交通强国、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及部省关于重大交通运输的决策部署,以“十四五”规划编制为契机,加强交通运输战略性、基础性和关键性问题研究,完善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思路,谋划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三要强化多规融合多规合一。抢抓《金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历史机遇,加强与交通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规划、各类专业规划等衔接,为下步交通项目精准落地、快速推进,创造条件、打好基础。

(二)突出重点,项目为王。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最终要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项目中。一要抓好项目实施。围绕“铁轨公水空管邮枢廊”九要素现代化,紧盯交通大会战107个项目、258亿元投资总体目标,开列任务清单,锁定时间节点,加快在建项目建设,早日开工新上项目,加强机制建设,合力项目攻坚,全力交出项目建设“高分答卷”。二要抓好项目储备。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扎实抓好项目谋划生成、前期研究,力争再储备、新增一批战略性、标志性、引领性的交通大项目,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持续发力提供项目支撑。三要抓好项目谋划。对标全国一流、高点定位、金华特色,全面对接国家、全省发展战略,超前谋划交通总体框架,抓紧做好项目谋划,确保有条件的,立马上;缺乏条件的,先作储备,条件成熟马上上。

(三)克难攻坚,要素保障。一要着力破解“融资难”。认真贯彻落实《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交通投融资改革,探索财务可行、资金可融、风险可控的新路子。加强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创新合作,争取国家和省交通投融资平台支持和专项债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交通设施建设。二要着力破解“用地难”。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为契机,争取国家和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预留综合交通枢纽重点项目空间廊道,缓解永久基本农田发展制约。积极探索交通用地制度改革,利用全国性的建设用地、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拓增量、挖存量,推动重大交通交通项目落地。用好国家推进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机遇,力争调整“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进的公路水运40余个重点项目约9000亩用地,全力破解“用地难”。三要着力破解“人才难”。高度重视交通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健全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加强与浙师大、浙江交通技师学院、金职院等校企合作,争取市外院校所科研力量为我所用,不断提高交通干部职工能力和水平。加强交通专业人才特别是创新性、研究性、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培育工作,强化产学研融合,着力解决交通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不足问题。

(四)凝聚合力,系统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工作量大、任务重,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全市各界务必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责任、密切配合,积极营造合力推进的社会氛围。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市交通廊道枢纽领导小组要加强牵头抓总、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影响交通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重大交通项目的协调衔接,在土地、资金、生态等重点要素方面提供强有力保障。二要强化督查考核。建立交通建设日常督查和年终考评双重考核机制,将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纳入年度工作目标任务考评,对所有重点交通项目、所有牵头部门、保障部门、属地单位进行全面考评,按月通报、每季排名,与年度考核挂钩。要确保项目安全。“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必须强化质量意识,弘扬工匠精神,守牢质量“底线”、安全“红线”、廉政“高压线”,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安全工程、清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