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6日,金华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邵国强副市长代表市政府所作的《关于金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和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的调研报告。
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近年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民生改善持久战中统筹推进,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卫生健康事业稳步发展,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与此同时,也存在人均医疗资源相对不足、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医共体建设统筹整合力度不够、医保与医疗协同性有待提高、信息化建设不平衡等问题。为此,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以下审议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快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健康是全面小康的基础条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全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以健康金华建设为总抓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完善规划布局,加大财政投入,推动我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多措并举,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一要做好“招、引、培、留”工作。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力度,出台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和优惠条件,真正做到高端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加强医疗机构自身建设,在薪酬待遇、平台搭建等方面下功夫;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医学人才培养经费保障机制;重视基层人才定向培养工作,加强全科医师能力培训。二要推进“名院、名科、名医”建设。发挥地市名院的辐射作用,引领浙江中西部医学发展。大力推动高等医学本科院校建设,加强全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重点学科和科研能力建设。
三、健全制度,推动县域医共体深度融合
一要加快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把县域医共体建设成为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健全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议事规则;加快内部融合,增强医务人员对医共体的认同感;探索民营医疗机构融入医共体建设。二要建立科学的人事薪酬分配制度。充分落实医共体自主权,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基层医务人员能力水平提升。三要完善医共体建设考核评价机制。重点关注医疗服务能力、医疗质量和费用、医保基金使用绩效、群众健康改善和满意度等指标,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
四、深化改革,保持医保制度改革领跑状态
一要完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深化病组点数法付费方式改革,完善动态优化机制,切实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二要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推动县域医疗资源均衡发展。充分发挥医保“杠杆作用”,落实好分级诊疗政策,实现全市县域就诊率达到90%以上,基层就诊率达到65%以上。三要健全医保基金长效监管机制。健全医保基金运行分析、风险研判及预警应对机制,加强医保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确保医保基金安全。
五、立足实际,加快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力度
在县域医共体建设和城市医联体建设中,统筹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和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确保信息系统安全运行,全面提升各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