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村更美农业更强农民更幸福

日期:2019-02-26 10:42:18 来源:​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浏览量:​
分享:
     

记者 楼盼 盛游

 

如今走进农村,杂物乱堆、垃圾乱倒、鸡鸭散养等脏乱差现象已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街道整洁干净、生态环境优美、乡风文明和谐。我市大部分农村建起了文化礼堂、居家养老中心、健身广场等设施,极大提升了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尽管我市和美乡村建设成效斐然,但距离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市人代会上,代表们纷纷献计献策。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市农村老宅、老街落后面貌有所改善。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部分农村新房老宅交错、老巷新街纵横,难免给人一种新农村发展缓慢的印象。

市人大代表陈灵莉建议,新农村建设要因村而异、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建设过程中坚持少硬化、多绿化;少种珍贵且难以护养的花草,多种本土易栽易管的多年乔木;少买巨石、少建牌坊,多就地取材;不破坏文物,尽量保持生态自然,把资金要素全部用在刀刃上,还要着重对村庄的保洁制度常抓不懈。

 

“撤村建居后,原农村的道路、环卫、路灯、绿化、排水、消防等市政设施建设,尚未统一纳入城建市政部门建设和管理。”市人大代表邵建国说,村改居后既无法享受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补助政策,又没有享受到市政配套建设资金的红利,导致大多数村改居基础设施相当落后。他呼吁市财政加大对村改居社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将村改居社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一并纳入城市市政部门建设和管理,让农村新形态也有新面貌。

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国内外的经验表明,乡村的衰落很大程度上源于产业不振、经济不兴,要实现高水平的乡村现代化,就要加快农村供给侧改革,大力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形成了不少亮点,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市人大代表朱利群说,发展休闲旅游产业,首先就要完善道路交通网络。目前,婺城南部山区乡镇主要通过南二环、白汤下道路、虹戴公路相连接。虹戴公路绕行里程长、服务交通量已饱和;白汤下线道路拥堵、等级低。他建议,通过拟建的南山大道,将南部山区所有乡镇的旅游资源串联起来,并尽快谋划确定婺城南部区域交通廊道线型,启动330国道外迁工程及南山大道、城市三环合线建设。

 “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虽然取得一定进步,但依然改变不了靠天吃饭的命运,一场极端自然灾害、一场严重疫病或者一次价格重大波动,都可能导致农业全年收入急剧减少。”市人大代表王艳俏建议,通过农业保险扩面为农民分担风险,比如结合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目录表和我市主要种植养殖产业的特色品种(草莓、蔬菜、柑橘、桃、花卉等),筛选出34个品种作为农业保险扩面对象。同时,财政部门应保障专项资金,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比例。

选准领头雁引进培育人才

 

这些年,我市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这种变化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的巨大投入,不少农村“造血”功能仍然不足,个别经济薄弱村甚至连基本的日常开支都无法承受,更不要说进一步建设发展了。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以发展产业为基础,变“输血”为“造血”。当下,金华农村不缺资源,关键缺乏懂经营、能干又会干的人才。

 

在乡村振兴“人才杠杆”的问题上,市人大代表赵永良格外关注农村干部这一群体。他建议,高度重视村级组织换届中对候选人的资格审查,切实把好工作岗位能力关;真正建立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有后劲的村级干部队伍,以保障生活基础、拓展发展空间为着力点,解除村级干部后顾之忧;优化队伍结构,提升综合实力,及时将年龄大、文化程度低、工作推进缓慢、跟不上时代发展节奏的村级干部调整下来,让发展意识强、有能力想干事的人担任农村发展的领路人;配强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培育可用之才;加强培训,不断提升农村干部理论素质及农业农村工作的管理水平。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技术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神经末梢’和‘落实前哨’的重要作用。”市人大代表高文兴建议,搞好“筑巢引凤”工作,以“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契机,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专家人才大展手脚搭建舞台;搞好“孵化培育”工作,大力推进农民职业化,壮大本土人才,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新型职业农民;搞好人才服务保障,对引进的人才主动解决好入驻前和入驻后的难题,关注青年群体的诉求,倾力支持,热心服务,尽快帮助他们熟悉了解农村农业,尽早发挥带头致富作用。

以文化引领促进乡风文明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乡风是乡村的印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我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取得明显成效。但客观地说,当前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乡愁的碎片化、乡味的营销格局偏小、乡约的规则意识不浓等等。

市人大代表朱之辉建议,以乡村振兴为着力点,打造“诗路金华”文化品牌。要组织相关研究者对古代著名诗人在金华的足迹进行整理,搜集相关诗文,绘制相关路线,结合诗路讲好金华故事,融入“钱塘诗路”建设。具体操作要有项目支撑,如以诗路为主题文化的诗路乡村、诗词公园、书画碑廊等,并配以策划节会活动,如举办李渔戏剧文化节、艾青诗歌节、施光南乡村音乐节、徐霞客古道旅游节和浙中诗路动漫节等,通过开展活动吸引广大游客走进金华古村古道,聚集人气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