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涉及千家万户,事关群众生活、城市形象、文明城市创建和社会管理创新,义乌人大通过视察、调研、听取汇报等方式,加强对物业管理工作的跟踪监督,督促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从“六方面”解决当前存在的行业监管力量薄弱、物业企业经营管理不规范、业主委员会不健全、物业专项维修资金使用难、住宅小区配套设施规划滞后等突出问题。
一是完善物业管理体制机制。行业主管部门要设置相应的组织机构,增加人员力量,加大对全市物业行业的监管指导力度;明确属地管理职责,发挥镇街、社区的管理作用,切实担负起对物业企业、业主委员会、业主大会的监管、考核责任。
二是加强对物业服务行业监管。行业主管部门要强化日常监管,指导和监督物业行业协会、物业企业、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依法履职。要建立完善物业服务企业考评、竞赛和退出等机制,物业行业协会要发挥行业自律作用,监督会员单位遵章守约、依法经营。
三是大力培育品牌物业服务企业。要适时组织相关从业人员开展物业管理方面的业务培训,拓宽业务培训范围,提升物业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着力培育和引进具有星级示范作用的优质物业服务企业,鼓励本地物业企业创品牌。
四是改善物业基础条件。相关部门要加强住宅小区规划、建设全过程监管,确保小区物业用房、公共建筑、配套设施、车位数量、绿地面积等,按照发展的要求和相应的标准落实到位。针对小区停车难问题,公安、行政执法等部门要指导社区、物业企业合理划分停车位,加强小区内闲置车库、车位的整治。
五是破解维修资金使用难问题。加强探索创新,简化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的使用程序,完善向业主征求意见的方式,扩大专项维修资金应急使用范围,提高设施设备维修的及时率,切实发挥专项维修资金的使用效益。
六是加大信息公开和舆论宣传力度。借助微信等互联网平台,及时公开小区物业收费、服务标准等内容,接受业主监督。加大对恶意拒缴拖欠物业费、物业服务严重瑕疵等不诚信现象的曝光力度,促使物业服务企业遵纪守法,规范管理,更好地为业主提供服务。
(义乌市人大办 骆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