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义乌经验 走在前列争当标兵
暨军民代表说,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大代表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点赞和期待是政府的不竭动力源泉,市政府将认真研究吸收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并切实落实到今后的工作中去。“十二五”期间,义乌的经济、生态和民生“三张报表”相关指标在全市处于领跑位置,为浙中崛起作出了突出贡献。省委对金华提出了“走在全省前列”新要求,市委也作出了“走在前列、共建金华”新部署,希望义乌再接再厉,以更大的格局深化改革,努力在“走在前列共建金华”中领跑快跑,当好示范,共促“双核”协调驱动发展,实现1+1>2的良好局面,共同把八婺大地打造成利益共同体。要在都市区建设上多作贡献,坚持“共建共融共享共赢”理念,强化协调机制,在BRT交通互联、保税区平台建设、水资源区域共享等方面先行一步,每年推动解决几件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大事、实事;要在促进开放发展上多作贡献,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转化为领跑快跑的强大动力,以更开阔的胸怀、更宽容的心态,敢于竞争、善于竞争,努力打造对外开放的政策洼地、服务优地、人才高地、竞争胜地;要在推进创新驱动上多作贡献,不断创新商业模式,积极推动商贸与制造、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发展,共同谱写“走在前列、共建金华”的新篇章。
关于共建都市区 陈秀仙代表说,按照“走在前列、共建金华”的要求,义乌在推动全市各项工作发展中的份量很重,责任也很大。建议要高度重视“十三五”期间财政资金的谋划,特别是在当前房地产不是很景气的情况下,保障重点项目资金需求面临的压力很大,一方面要按照项目的轻重缓急进行合理有序安排,另一方面要积极借助社会资本多方筹集资金;要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困难,特别是一些企业面临的资金链风险问题,政府要做好应对措施,当好“店小二”,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提高服务企业的能力水平;要进一步优化县(市、区)考核体系,指标设置要更科学,充分体现各自发展重点和个性;要更好发扬干在实处的精神,尽量少开会、开短会,留出更多时间让基层干部集中精力干工作。丁国强、李慧玲代表说,要积极推进都市区内旅游资源的合作开发,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手段,统筹对外宣传推介的资源和力量,形成全市旅游景点宣传的合力,共同做强金华旅游品牌,做大旅游市场。龚品忠代表说,随着义乌航空口岸的开放和建设,义乌机场对外人员交流、航空物流的作用将更加明显,要充分发挥其作为都市区对外开放重要窗口的作用,加大义乌机场的宣传力度,完善机场到各县(市、区)的公共交通设施,进一步方便各县(市、区)群众和货物通过义乌机场走向世界。龚菊莲代表说,义乌作为“一带一路”的节点城市,希望金华大力支持杭温高铁引入义乌站,这既有利于推动都市区构建区域一体化交通枢纽,也有利于在将来更好地发挥义乌客流汇集的优势;建议进一步合理优化金义东城际轨道规划方案,在站点设置和线位安排方面不仅要考虑城际交通的快捷,也要综合考虑各地实际,满足城内交通的需求,做好两者的平衡。何恃坚代表说,在产业发展上各县(市、区)要结合各自优势,良性竞争、共同发展,如在商贸、电子商务等产业发展上,要结合各自实际,走出一条特色产业发展之路。义乌到永康的道路建设因为用地指标问题,项目进展缓慢,希望金华市能够给予一定的支持,推动区域内交通的互联互通。吴海燕代表说,金华-义乌都市区作为一个区域经济形态,要更多地运用市场的手段推动各项工作;都市区内各县(市、区)要实现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切实践行“共建、共融、共享、共赢”的理念;要保持一个开放、合作的心态,加强与区域外城市的交流联系,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