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以来,武义县城汽车拥有量急剧增加,道路越来越堵,上下班高峰期几乎举步维艰,市民怨声载道,与县委县府打出的“打造东方宜居养生圣地”格格不入。武义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将推进治堵工作提上工作日程,并开始了长达四年多的监督之路。
武义人大力促城区道路通畅
家住武义城南的朱先生在城北武阳东路边的明招大楼里上班,每天要经过武阳路、温泉路或解放街,2009年来,几乎每天遭受堵车,简直苦不堪言。一次朱先生下班后到温泉路附近的红楼大酒店喝喜酒,本来5分钟的车程竟然用了50分钟,差点赶不上喜宴。不过,2013年国庆节一过,情况大为改观,上下班基本一路畅通,朱先生心情也跟着舒坦。是什么使道路由“堵”变为“通”的呢?这与该县人大的持续有力监督不无关系。
路“堵”在民心上
“十一五”期间,武义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人口迅速集聚,机动车大幅增长,截至2010年11月,在该县登记上牌的机动车共计80529辆,比2005年末的48023辆增长了67.69﹪,且每年以9000-10000辆的速度递增,给县城交通带来空前压力,中心城区“行车难”问题日益严重,市民反响相当突出。网名“不心火热”
监督大胆创新促疏“堵”
2011年初该县人大及时将行车难问题列入年度县领导重点调研课题,开展专题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向政府提供决策参考。2012年2月在武义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代表程云庆领衔提出《关于大力整治交通秩序,完善中心城区路网框架建设,实施“畅通工程”的建议》,提出要加大城区道路畅通工程建设力度,逐步完善城区路网框架和交通设施,提高城市道路整体通行能力。该县人大将这一议题推动形成大会热点,要求政府持续给力,力求市民行车难问题得到缓解。
为了提高政府对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建议的重视程度,该县人大大胆创新,采取设立大会重点建议的办法,突出此类建议的重要性。大会秘书处议案组将从收到的代表议案、建议和意见中选择3至5条事关全局发展和重大民生的建议放到各代表团审议讨论,并将讨论结果提交到主席团会议上审定,主席团会议将代表意见集中的建议提交大会表决,对表决通过的建议要求全体代表对之监督,政府要在年中作出专项报告。在这次大会上上述建议受到广泛的认同,代表全票通过,并被列为1号重点建议,县人大将组织代表予以重点监督。
城区交通畅通工程是个长期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为取得监督实效,该县人大制定了城区交通畅通工程五年监督规划,要求本届人大通过监督城区交通达到基本通畅的目标。武义人大首次为某项工作制定长期的监督规划,梳理问题,个个击破,显示了监督决心。
规划先行 积极构建交通框架
主城区南北方向,武川路、明招路都是“断头路”通行能力差,交通分流作用低,通行主要依靠温泉路,所以该路通行压力很大,且路两侧占道经营,机动车、非机动车与行人混道,拥堵现象十分严重。主城区东西方向环城南路是“断头路”,熟溪南路、青年路、新兴路、东升路、西溪路,路窄车多。
针对城区道路规划不科学、“断头路”多、路网不全的问题。2011年8月该县人大在调研报告中建议政府:着眼长远,高起点规划县城路网布局,围绕“打造中国温泉名城,构建东方养生胜地”的战略目标,认真分析现有路网缺陷,充分考虑今后城市发展和市民交通需求,研究形成一个层次分明、功能完善、进出方便、衔接顺畅、具有合理冗余度的城市内外交通路网布局规划;同时引入大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体系,今后所有新建和改建的大型建设项目都必须通过交通影响评估论证,等等。在人大的推动下,县政府完成了《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公交发展规划》等规划的制定。2012年4月在县政府召集的城区交通畅通工程座谈会上,县人大副主任沈朝华、城建环保工委主任邹远宏、县人大代表孙斌踊跃发言,提出客运中心、妇幼保健医院地处闹市区,地方狭窄,人流、车流密集,成为城区最易拥堵的部位,建议尽快启动迁建工作。同时,建议将穿城而过的上松线外移,明招路打通拓宽,武川路、环城南路等“断头路”打通,武阳路、温泉路拓宽改造等,就能大大缓解城区交通压力,改善交通环境。
在人大的推动下,县政府高度重视,将道路畅通工程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进行专题研究部署。2012年7月制定了《武义县城区道路畅通工程建设实施方案》,按照分年度组织实施的原则,对“十二五”期间城区工程建设进行统筹安排。争取建成城市外环、内环纵横路网框架,建立一个结构清晰、功能明确、快速顺畅、易于管理的城市路网系统,改善城区交通环境,有效解决行车难、停车难问题。编制《十二五期间中心城区路网建设项目表》,所有拓宽、延伸改造的路网建设项目名称,规模及内容,年度进度,建设时限,责任单位一目了然,并在县府大院内上墙公布,接受广泛监督。同时,出台《重点项目目标责任制管理暂行办法》,加强督查,有力推进项目建设。
加快建设 完善交通硬件设施
县人大将城区交通建设工程列为重点建设项目监督对象,给予重点监督。2011年以来,每年组织开展重点交通建设项目调研、视察、领导检查等活动,掌握建设动态,及时督促指导。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华良还亲自联系客运汽车北站迁建工程,多次亲临现场协调解决建设工作,有力地推动建设进度。2012年完成了解放桥重建拓宽工程,明招路塘里至永武一线全长
武阳中路、温泉中路拓宽改造是畅通工程的重中之重,直接影响县城交通通畅性。作为责任单位的建设局,在开工前用了半年时间,对改造施工方案反复论证修改,做到科学、文明施工。改造工程非常艰苦,这两段路是城区主干道,来往车辆非常多,改造时既要保证施工,又要保证通行,还要保证两边1200多家店铺经营。因受到影响,有的经营户百般阻挠,建设中涉及自来水、电缆、供气、广电、移动、联通、交警红绿灯等各种管线,错综复杂,这些都影响进度。且武川路延伸工程全长不足
终于,用了半年时间温泉路和武阳中路原4车道成功改为6车道,也完成了武川路延伸目标,交通面貌大大改观。群众普遍感觉车好开多了,道路景观有序多了。
加强管理 提高交通软实力
通行无序也是造成道路拥堵的一大因素,城东路、东升路的占道经营和乱停车一度影响交通,群众意见很大,县人大代表孙斌在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关于推进城区道路改造,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区畅通有序交通环境的建议”。2012年9月行政执法局刚成立就着手整治。为了推进这项工作,武义人大于
温泉路和武阳西路改造成功了,可是乱停车等现象又紧跟而来,网友“手握无线”发帖“好不容易有了条畅通大道,岂容一小部分人破坏?”是什么情况?原来,汽车、三轮车乱停乱放,非机动车也在机动车上行使,宽畅的大道又被搞乱了。其实,武义县城停车条件极为有限,市民主要以在道路两边停车的方式解决车辆停放问题,已严重影响道路通行。在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代表孙斌又提出《关于在我县城区主商业区域加强停车场建设和管理的建议》,建议在主城区很多区块实行停车收费的管理体制,同时在商业集中区块建地下停车场和立体停车场。
交警大队梳理城区所有堵点年度头筹安排,个个击破。2012年以来连续开展了“八大交通违法违规行为”“十大交通陋习”活动,通过“交通安全进校园”、媒体设专栏、展板展览、抓拍不良行为在闹市大屏幕上播放等形式,宣传引导群众自觉告别违法违规行为和交通陋习。上下班高峰期全警上路,在主要交通路口疏导交通。针对闯红灯、不走斑马线等不良习惯及时劝导,并作劝导登记,在大众广庭下起到教育作用。全面梳理交通标识,标线,及时修复完善,合理设置信号灯、交通隔离带、电子监控等设施,有力推进城区交通有序化。
2014年5月,武义启动了武阳东路改造拓宽改造工程,预计3个月后完成。武川路向南延伸跨河建武川大桥(主桥长
(武义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郑淑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