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中新报/金华晚报:金华市“两会”特别报道三则(楼盼 唐宇昕 黄晓华 潘逸)

日期:2014-02-21 00:00:00 来源:​浙中新报2014.2.20/金华晚报2014.2.19 作者:​楼盼 唐宇昕 黄晓华 潘逸 浏览量:​
分享:
     

金华市委书记一天走访6个代表团

徐加爱笑称:最想看东阳和永康“打擂台”

  

浙中新报记者 楼盼

 

  昨天,金华市委书记徐加爱马不停蹄地走访了婺城、浦江、义乌、兰溪、东阳、磐安代表团,听取了人大代表对政府工作的建议和意见。记者撷取其中几个片段,与读者分享代表们的真知灼见和市委书记的鲜活点评。

 

  【兰溪代表团】

  金融机构与企业共渡难关

 

  范俊峰是一名来自纺织行业的人大代表。他介绍,去年受国际大环境影响,兰溪市的纺织行业受到了较大冲击,部分企业面临关停的可能,还有一些企业存在互相担保的问题,一旦某个薄弱环节掉链子,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虽然政府也很关心纺织行业,但企业眼前的困难并未得到有效缓解。”范俊峰建议,金融机构应和企业捆在一起过冬,不能为暂时的利益从企业抽资。同时,政府部门应更加关心实体经济,帮助企业解决土地、房产、水电等具体问题。

 

  倒逼治理农村生活污水

 

  去年,兰溪市以治水为契机全面清理整顿砂场,181家砂场最终整合为7家,砂场经营权拍卖获得1.86亿元全部用于治水,为全市“五水共治”树立了标杆。

  市人大代表、兰溪市副市长何吉军表示,未来几年兰溪的“五水共治”压力很大,尤其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春节前,他们已对所有村庄进行摸底,还从桐庐、奉化等地学习先进经验。目前,兰溪已倒排时间、计划,从各部门抽调人员合署办公,做好了“战斗”准备。

 

  『书记点评』

  兰溪要打造一张金名片

 

  “说起兰溪,大伙都会怀念以前那个被誉为‘小上海’的兰溪。可这一切都已过去,目前的兰溪产业层次不高,很多地方经不起细看。”徐加爱说,兰溪的名片很多,比如纺织、水泥等,但在全国叫得响的并不多。他希望兰溪市纺织行业淘汰“低小散”,谋划一批高端纺织项目,增加产业链的附加值,真正打造成为一张金名片。

  徐加爱还表示,兰溪具备建设“水乡”的基础条件,不妨借“五水共治”的契机,做好“兰溪水乡”这篇文章,学习桐庐经验,做大旅游业,为当地人民带来实惠。

 

  【东阳代表团】

  正确发挥有效投资的作用

 

  人大代表金德良表示,最近几年,金华市赶超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效投资的拉动。他认为,扩大有效投资必须量力而行。同时,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要从量化向结构优化转变,从经济领域逐渐转向民生社会领域。需要提醒的是,要注重对实体经济的投资,还要优化投资环境。

 

  保护青山绿水是企业责任

 

  “去年,有一批不发分子打着‘环保爱好者’的旗号,冒充媒体记者来企业敲诈,听说缙云有几家企业被勒索了数万元。”人大代表王可法说,他果断报了警。他觉得,与其用钱来堵住勒索者的嘴,不如把钱投入到环境保护上去。去年,他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改造企业污染排放设备。“有人很不理解我的做法,我告诉他,保护青山绿水是企业的责任。”

 

  『书记点评』

  东阳要和永康一较高下

 

  “在去年21项主要经济指标中,东阳市4项排第一,4项排第二,成绩不错。”徐加爱如数家珍。他说,虽然东阳市去年的GDP比永康市少了19亿元,但投资比永康多了20亿元。在他看来,投资就是后劲,就是产值,东阳市未来的发展势头,甚至会比永康好。

  “我在永康代表团也这么说,我最想看到两家打擂台,大家齐头并进。”徐加爱说,从现状看,东阳影视文化产业和木雕产业迅猛发展,但工业依旧薄弱。他希望东阳工业和服务业“两条腿走路”。此外,徐加爱要求东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区与横店一体化,合理整合利用资源。

 


 

 

永康冲刺“千亿元俱乐部” 金东治水力度再加大

暨军民:全力支持新突破

  

浙中新报记者 唐宇昕                  

  

  这两天,金华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暨军民参加了兰溪、永康、东阳、金东等代表团的分组讨论。会上,代表们畅所欲言,为浙中城市群发展建言献策。对于各地发展,暨军民当场表态:全力支持。

 

  【永康冲刺】

  政府报告多次提永康

 

  今年,是人大代表、永康市市长金政参加金华“两会”的第八个年头。他说,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永康的次数历年最多。

  永康是工业强市,今年将二次出发,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去年,永康规上工业总产值800多亿元,今年争取冲刺千亿元俱乐部,向省工业15强发起冲击。

  “希望金华能在土地资源、水资源、工业用地等方面给予支持。”金政说。他举了水的例子:10年内永康并不缺水,但15年后,水能否完全满足发展需要,很难说。现在永康正和磐安协调,希望能把水引进来,让市民喝上更好的水。

 

  打造城市群要路路通

 

  人大代表胡红兵说,都说要打造浙中城市群,但城市之间的路还没连通。比如,永康和义乌两个经济大市之间却没有主要干线。“没有直达路,城市群从何谈起?打造永义公路,迫在眉睫。”胡红兵说。另外,也有人大代表建议,希望能修永康到金义都市新区的路,加强联系。

  人大代表朱长林对“群城共建”提出建议。“政府要统一规划与协调,否则易造成浪费。要加强指导,不搞重复建设。希望能建立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他说。

  中国科技五金城集团董事长李兴旺则希望,能更重视永康五金品牌,将它作为重点培育的区域打造。

 

  【金东治水】

  全民治水从娃娃抓起

 

  金华各地治水进行时。金东区通过各项治水措施,效果初显。今年,力度还要再加大。怎么更好地治水,金东代表团提出不少建议。

  人大代表庄建昌说,保护水环境是件大好事。只有全员动员,才能落到实效。同时,他建议到学校开展有关公德教育,让学生成为小小监督员。

  人大代表钱毓峰也认为,治水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也与我们每一个人密切相关。要加强宣传,树立大家“全民治水,从我做起”的责任感。

 

  【市长点评】

  全力支持 实现新突破

 

  对于各地的发展规划,暨军民表示全力支持。

  在永康代表团讨论中,暨军民说,支持永康在转型升级过程中走前列、在群城共建上做建设、在综合改革中促成效。他也希望,永康要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培育中小微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和会展业,打造最佳的投资平台。

  同时,暨军民期待金东区在中心城区建设、产业转型升级、五水共治、建设服务型政府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五水共治”

壮士断腕抓整治 各方协作求突破

 

金华晚报记者 黄晓华 潘逸

  

  “小时候,婺江水很清澈,老老少少都能在婺江里游泳,这种场景好多年看不到了。”昨天,在《政府工作报告》分组讨论现场,市人大代表钱毓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如今,“可游泳”似乎成了对河流水质最直观的判断。

  到哪里找记忆中的那湾清水?如何让变坏了的水质好回来?在今年的“两会”上,“五水共治”成为代表、委员们谈及最多的话题。

 

  河流有界,但治水应该“一盘棋”

 

  “我们兰溪全力治水,尤其是以黄沙整治为突破口,成效比较明显。”在兰溪代表团,市人大代表何吉军介绍起兰溪治水的情况。他说,兰溪原来有181家沙场,经过整合后,只剩下了7家。通过经营权拍卖,他们又得到了1.8亿元资金,而这些资金都将用于“五水共治”。

  但他也表示,在治水过程中,困难仍然很多。现在,他们正在“啃”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这块“硬骨头”。因为该市有600多个行政村,2000多个自然村,15万农户。

  兰溪治水还有一点压力在于:其位置处于金华境内主要河流的下游,诸如水葫芦、病死猪都会漂流到兰溪,要靠兰溪打捞。何吉军认为,在治水问题上,金华大市应该树立“一盘棋”的观念,建立联动机制,落实各地责任制。

  市委书记徐加爱对兰溪治水的初步成效给予肯定,并提出是否可以考虑建设兰溪水乡。“因为兰溪已经基本形成了水乡的格局。”徐加爱说,相对来说,兰溪建设水乡的条件比较好。

  

  老人、小孩都能为治水出力

 

  “要让每一个人树立‘家乡意识’,环境是大家的,发动全民参与。”市人大代表方青说。

  与她有相同看法的代表、委员不少。市人大代表庄建昌说:“治水不仅是政府的重点工作,它也关乎每一个人,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参与的同时,也要发动基层群众。”他建议,在学校开展“节约用水、保护水源”的社会公德教育,让每一个孩子成为“五水共治”的监督员。

  庄建昌的建议得到了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暨军民的回应:“现在的家庭什么最重要?孩子!要让‘五水共治’走进学校,实行‘美丽’教育。让孩子形成文明习惯,让小手拉大手,让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暨军民说,新型城市化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化,环境卫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乎城市的竞争力,水资源更是如此。“五水共治”不仅是个花钱的工程,也是一个“生钱”的工程。要通过“五水共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改善环境,打造“美丽经济”。

  市政协委员孙黎明建议,在我市新近退休老干部中选聘一批江河溪沿线治水协管员以帮助政府开展工作。他提这个建议的理由有三条:老干部们对家乡具有深厚感情,对孩提和青年时代曾拥有的山清水秀有过美好的感同身受,非常期望江河溪水质通过“五水共治”工作得到改善和传承;老干部们对当地情况熟悉,对生态遭受破坏有切肤之痛,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治水愿望,愿意出谋划策,助力解决难题;老干部们刚退下来不久,与现职领导易于工作沟通,有利于促进治水工作。

 

  科学治水是门学问

 

  这两天,两条清淤船进入婺城区乾西乡的“十里长湖”,水底的淤泥被输送上岸,通过设备进行处理。这是老金华人盼望多时的景象。

  市人大代表雷永金也注意到了长湖的动作。在讨论中,对长湖的掌故颇为了解的他说,长湖里的污染一部分是生活污染,中下游主要被以前的染化厂污染得很厉害,据说那些淤泥有毒性。如果搬运到其他地方,他担心会造成新的污染。而上游因为原来有煤场,所以河底淤泥基本可以当煤烧。

  雷永金建议河底的淤泥最好能够就近处理,这样既可以省下运输成本,也能减少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渣土等污染。“是否可以考虑用它们造一道人造景观?”

  在讨论中,代表、委员们将目光投向城市的“大水缸”———各个饮用水源地。对于保护水库库区生态涵养,市政协委员郑艳球建议,库区产业要升级转型,发展绿色产业,保证库区百姓稳定收入;库区村民实行萎缩管理,实行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

  在关于如何科学治水的问题上,除了现场发言,代表、委员提交的建议、提案中,也被屡屡提及。

 

  治水需要构建投融资体系

 

  “五水共治”是一个大命题,如何联系实际进行操作呢?

  市政协委员吴超英建议,要全面构建适应市场要求的水环境保护投融资体系。按照“事权划分、投资需求、融资手段、资金管理、绩效评价、长效机制”的原则进行设计,以合理划分各类主体的水环境保护投资(支出)责任为出发点,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分清各自职责。在适合市场资本投入的项目上,要创造条件让市场资本优先参与平等竞争,财政投融资则更多地着眼于长远战略、结构平衡和水环境公共产品的提供。

市政协委员释昌乐建议,坚决取缔那些污染严重、效益低、贡献小的、治理后仍然无法达标的企业。对那些污染较轻,但是污水处理设施不健全的要限期整改。今后不再引进污染严重的企业。加快污水管网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排污管网,把工业园区的废水引入污水处理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