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一盘棋共建大金华 政企齐应对合力谋转型———代表委员热议“群城聚市”和扶持实体经济发展

日期:2014-02-21 00:00:00 来源:​金华日报2014.2.21 作者:​吴振荣 王妃 陆旭升 王龙玉 浏览量:​
分享:
     

(金华日报记者 吴振荣 王妃 陆旭升 王龙玉)“为了避免因异地经营被处罚,金华、兰溪两地的出租车司机不得不在两地交界的兰溪市灵洞乡烟溪村路段交换乘客,搞得烟溪村像以前香港的‘中英边界’一样。如果人员往来都要画地为牢,怎能实现浙中城市群更好地融合发展?”在兰溪代表团,人大代表章树根形象的比喻在引发一片笑声的同时,也引起了更多代表的共鸣。在其他代表团,如何站在浙中城市群发展的高度来破除县市行政区划藩篱、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促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等议题,也成了大家热议的焦点。

除了新型城镇化话题,在国际国内复杂的宏观形势下,在土地、资金等要素日益紧缺和环境刚性约束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发展,企业该如何转型,政府该如何帮扶,代表委员们纷纷就此各抒己见、建言献策。

“群城共建”推进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

代表委员们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实施“群城共建”行动、构筑都市区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既有利于形成各县市的差异化发展优势,又有利于避免不必要的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

代表吴海燕说,编制都市区发展规划,要充分体现金华-义乌两个核心的要求,按照“双核多点”的形态,突出浙中城市群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代表蔡志成说,要加快浙中城市集群建设,突出区域特色发展,破解财政体制难题,发挥城市群的整体效应。委员王国人建议市政府要加强对各县(市、区)交通、供水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代表钟晓谷、蒋振宣说,市政府要重视并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政策扶持力度,在各项发展要素方面给予倾斜,推进山区经济发展。

除了从全市的角度统筹不同县市之间的发展,代表们还对统筹城乡发展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代表王天仁说,我市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但与杭州、温州等地相比还有差距。建议政府要做好区域中心城市、县(市)中小城市、省级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四级规划体系,开展市域范围内的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入推进扩权改革,加快进城农民市民化;完善“三旧”改造激励机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小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促进小城市培育和中心镇转型提质发展。代表葛炳灶、徐晓和、陈梦蝶认为,要重视智慧城市建设规划,采取建设卫星城缓解主城区压力。核心区块要加快发展公共自行车、城乡公交等城市公共交通,加快推进“治堵”工作。

我市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因为没有建立协作联合的经营模式,一定程度上造成经营效益上高投入低回报的状况。因此,代表委员们建议实现资源、功能、品牌整合,全力打造浙中城市群“大金华”旅游形象。委员施怀德认为,要从定位国际化、产品独特化、规划全域化、交通便捷化等方面做好金华大旅游产业。委员陈旭明建议整合全市旅游资源,推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开展一站式旅游度假可行性研究,切实解决游客来金华走过路过、不愿留下的问题。委员马远军认为,必须做好横店影视城、义乌购物城、金华古子城、武义温泉城“四城”融合,才能形成金华大旅游格局,当前首要工作是加强市区接待服务体系建设。代表张林安说,兰溪的赤山湖旅游度假区与金华城区仅半小时车程,地缘相近、人缘相亲,而且旅游度假资源丰富,建议兰溪与金华市区共建相关旅游配套设施,开通各景区间的公交车,加快赤山湖旅游度假区的建设步伐,促进大金华的旅游发展。

扶持实体经济推动产业转型

发展不唯GDP,更加注重发展质量、更加注重经济效益、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正成为各级政府的施政理念。围绕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代表委员们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意见和建议。

代表吕志辉、应卫忠、应警辉等认为,政府要进一步重视工业经济发展,做到既要扶持培育优质企业,也要根据产业链的需求发展好规范好基础产业。要注重解决好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强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引导,及时稳妥处置涉企金融风险,确保经济平稳发展。委员黄伟认为,要重视政府投资与企业投资的相互关系问题,政府投资对促进经济能救急但不能不救援,不能形成依赖。同时要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引导政府投资逐步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防止“挤出效应”。

代表俞巧仙、龚品忠说,转型发展的主体是企业,企业自身要充分做好、做透转型提升的文章,同时政府部门要做好引导工作,提高服务意识和能力,特别是在企业拆违、土地供应、安全生产检查等具体工作方面,要依法讲诚信、注意方式方法,真正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

代表金纪春、何志锋、吴东明说,目前,制造业产能过剩,宏观经济环境压力加大,环保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实体工业企业发展环境堪忧。建议政府要大力扶持实体经济发展,对具有一定竞争力、创新力,符合环保要求和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在土地、金融、税收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委员胡雪飞、刘关兵等提出,当前小企业税赋过重,招工困难,生存压力大,建议政府高度重视中小民营企业的生存发展现状,加强对小企业的政策扶持。重点关注高利贷融资问题,避免发生企业金融风险。

代表张秉新说,要重视互联网信息产业发展政策研究,提升创新驱动力和竞争力。

针对不少僵尸企业占用大量的要素资源却低产出乃至无产出的现实问题,代表葛炳灶说,要分析制造业面临的严峻形势,研究建立合理完善的企业“退出”机制,为企业生产经营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激发企业创业激情。工业园区开发建设要注重集中区域内有限资源,加大转型升级力度,努力发挥尽可能大的效益。代表胡季强也表示,要不断深化腾笼换鸟工作,淘汰效益差的落后企业,为优质企业让出发展空间。

以群众路线教育正作风提效能

一些干部工作不积极主动,存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工作态度,甚至上班时间聊天、看电影、玩游戏;少数部门存在扯皮、办事拖拉的现象,“脸难看,事难办”仍然是百姓关注的热点。当前正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少代表委员结合群众的反映和社会的呼声,对机关部门的作风建设提出了不少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代表张雷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点在教育,关键在实践。不容否认,当前干部队伍中还或多或少存在脱离群众、精神懈怠、贪图享乐、推诿扯皮、固步自封等现象,需要我们切实加以改进。

代表诸葛坤亨说,作为农村基层的党支部书记,深深感觉到,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基层来说显得迫切需要。农村基层干部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作风和能力上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没跟百姓群众捆在一起。很多中央的政策和要求,一般贯彻到农村书记、主任就止步了,很难让每家每户的老百姓了解。主要是村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在应付上级的各种工作检查上了,村干部讨着吃,群众等着吃的现象比较严重。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顾得不多,也造成了请客送礼找关系等作风问题。

代表邹春明建议进一步强化广大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为民服务宗旨意识;进一步强化职业素质教育,提高综合能力水平;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改革,简化审批程序,方便群众办事;进一步完善干部绩效考核办法,强化责任追究,提高干部干事创业、勤政为民的动力。

代表何恃坚建议广大党员干部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强化公仆意识;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强化责任意识;加强调研,顺势而为,强化务实意识;要加强创新,提高效率,强化服务意识;要加强考核,健全机制,强化激励意识。

代表卢陈城认为,整治干部作风问题,除了严格执行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外,还要充分发挥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